唐成/摄
咸宁网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方盈颖 谭波)4月14日,湖北省2025年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综合演练在通山县大畈镇下杨村举行,部、省、市、县相关领导及多部门负责人亲临演练现场进行观摩指导。
演练现场,首先呈现在一行人眼前的是装备展示区域。本次展示共汇集了来自省应急厅、省地质局物探大队、国土测绘院、地质一大队等单位各类装备60余种。这些装备涵盖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体系的前期调查、中期监测、后期应急等全链条、各环节。其中,毫米波雷达、AI视频、单北斗GNSS接收机等为湖北省地质勘查装备中心自主研发设备,展现了湖北省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面的创新实力。
本次演练以暴雨黄色预警为主题,模拟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及应对处置流程。“演练开始!”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各参演队伍按照既定方案开始演练。
演练共分为六个部分:双控风险预警与先期处置、险情防御响应、险情应急调查与监测、险情远程联合会商研判、叫醒叫应和人员避险撤离、响应结束。演练过程中,创新应用了“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机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和多部门协同,共投入演练人员 286 人,无人机、边坡雷达等专业设备 112台套。通过隐患点精准防控与风险区动态监测相结合,显著提升响应效率和防控能力。
据悉,通山县作为湖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围绕地质灾害风险双控管理,着手搭建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平台,绘制地质灾害风险识别一张图,监测预警一张网,推动地质灾害防治由“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向“四级六位”风险双控转变。
近五年,咸宁市建立群专结合专业监测点141处,治理地质灾害隐患278处,保护受威胁群众3000余人,保护财产6.2亿元。成功预警避险3起,避免可能人员伤亡3户12人,避免经济损失3200万元,连续12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此次演练活动,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实践,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将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防灾经验,对完善防灾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优化双控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隐患点+风险区”管控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咸宁经验”,最大限度防范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山黄荆口水库 建设进入新阶段
下一篇:
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60名 通山县举办“2025年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工作”新闻发布会
我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优化双控管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咸宁经验”,最大限度防范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
汛情就是命令,作为咸宁市唯一的地质工作专业队伍,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省咸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认真肩负和积...
近日,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桂花镇盘源村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有效增强了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应...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区政府办紧盯百姓安全,消除地质灾害10处,消除重大隐患10个,共计投入1000余万元。
”毛文瑜说,目前已对全县35个不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预警监测装置,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测预警,确保能够实时发现并及时处...
咸宁网讯通讯员廖雄起、胡伟帆报道:近日,崇阳县青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联合青山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在青山镇石垅...
2月1日, ,为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根据全省、全市调度会要求,市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
咸宁网讯通讯员简臣杰报道:8月22日,来自长江大学资环学院的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公益宣讲团的老师和同学们为崇阳县港口乡的党员...
当前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加之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影响,湖北地质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 王凡报道:29日,咸宁市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办会,对咸宁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部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