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以乡情为纽带 以政策为支撑 通山精准引才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06 09:18

盛夏的通山,一派热火朝天的创业景象:冻干枇杷锁住山野精华“飞”向全国,“通山智造”精密机床打破国际垄断,高山民宿客流不断……

这蓬勃生机的背后,是通山县以乡情为纽带、以政策为支撑,精准引才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全县返乡就业创业人数已超3000人,其中创业者901人,带动就业2256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精准施策 铺就“归雁”坦途

通山县深知引凤还巢需实招硬招。7月,《大力推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重磅出台,构建起系统化支撑体系。

创新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意愿”“扶持政策”三张清单,动态精准掌握信息,确保“返乡一人、对接一人、服务一人”。

真金白银强扶持:发放个人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累计3次),今年以来已新增发放贷款1.96亿元、创业补贴29万元,对优质项目探索免除反担保。

打造“县有园区、乡镇有基地、村有单元”三级创业平台,为盘活闲置资源提供低成本空间。

优化服务效能,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推行“返乡创业一件事”集成办理,县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乡镇服务站承接高频事项,村级服务点解决土地流转等实际问题,并创新开展“创业首护人”行动,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县人社局联合邮政开展的“政策专递”活动,将5万份内含贷款、场地、税费减免等的政策礼包精准送达在外游子手中,系牢乡情政策双纽带。

沃土生金 百业竞相扎根

精准的政策春风,催生多元业态在山乡沃土上破土成长。返乡企业家王清,在政策支持下投资建成咸宁首条冻干生产线,年加工鲜果3000吨,将本地枇杷、黄精打造成年产值7500万元的产业链,并建起辐射全县的电商基地。“龟司令”李凯平发展观赏龟养殖,产品热销全国,带动村民就业。“90后”阮长辉用祖传古法制作腊肉,直播间透明生产赢信任,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腊货香飘海内外。

政策吸引了黄早恩等能人返乡,投资1500万元将荒坡变身为网红民宿“林上美宿”,带动农旅融合。更令人振奋的是“通山智造”的崛起:严春泉返乡创立实验室设备公司,融合创新技术,仅3个月,月产值破400万元,填补华中空白,让72名通山籍员工在家门口操控精密设备,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情系桑梓 共绘振兴图景

从打造“冻干产业链”的王清,到突破“智造”瓶颈的严春泉,通山返乡创业者路径各异,信念如一:以热爱与才干回馈乡土。

“产业是根基,我们是乡亲致富的高速路。”王清道出心声。“在家乡创业,用所学建设家乡,带动乡亲过好日子,这条路走对了!‘通山智造’未来必定更辉煌!”严春泉信心满怀。

通山的实践有力印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精准政策厚植沃土,当浓浓乡情系牢归心,广袤乡村便成为充满希望与机遇的热土。归雁衔枝,筑巢兴业,通山人正奋力书写“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振兴正当时”的精彩篇章。

通讯员 唐成 孟祥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清流入户润民心 通山攻坚供水“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 “换位体验”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