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通山县燕厦乡的盘山公路上,中心学校的巡查车正在晨雾中前行,吴晓勇和吴汉钦正赶在早读前抵达最偏远的潘新小学检查安全工作。“不安全,无教育”——在这片水域密布的库区,安全是绝不能动摇的底线。
燕厦乡地处鄂赣交界,11所学校散落在群山之间,2084名学生中留守儿童超过六成。就是在这片教育资源匮乏的土地上,一场静悄悄的“教育突围”正在进行。
“规矩立起来,人心才能聚起来”
过去教学检查结果往往锁在抽屉里,现在必须公示,全校师生都能看见。畅周学校的陈老师告诉笔者:“这看起来是流程上的小变化,但对老师们来说,意味着公平公正。”
燕厦乡中心学校从2024年起开始全面推进建章立制。18项规章制度、8套标准化流程图,从教学管理到师德师风,全部明确规范。农村学校最怕管理松散,中心学校负责人吴晓勇表示,“我们统一了全乡学校的作息时间,细化了岗位职责,让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更大的变革在安全领域。燕厦中学教师介绍,学校现在每月都有应急演练,“消防、防溺水等每个环节都要做实。我们库区水域多,防溺水更是重中之重。”
“教育要扎根,就要长出本土特色”
在大井小学的劳动基地里,五年级学生小薇正在给青菜浇水。她骄傲地说:“这是我自己种的,上学期我们班的菜卖了一百多元,都捐给了困难同学。”
大井小学的实践是燕厦乡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在中心学校的推动下,全乡各校形成了“一校一品”:畅周学校的足球、潘新小学的书法、马桥小学的手工……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课程,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以前总想着调去城里,青年教师周小艳坦言,“现在发现,农村教育天地广阔。上周我带着学生做植物标本,他们认识的植物比我还多。”
“培养孩子,既要走得出去更要回得来”
燕厦中学教师董业大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有年冬天,他发现学生陈锦涛总是穿着单薄的外套,双手冻得通红,便把自己的棉袄送给了他。
后来孩子在作文里写“老师的棉袄像太阳”。董业大说:“其实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寒冬里的暖阳。”
七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燕厦乡的每个村湾。家访不是走过场,他说:“有些孩子走两小时山路才能到学校,我们老师多走点路算什么?”
面对困难,燕厦教育人没有等待。他们正推动“专兼结合”向“专职转化”。燕厦乡正着手开发乡域研学路线,让孩子们“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让教育回归生活,培养的孩子既要走得出去,更要回得来。
黄昏时分,董业大又开始准备夜间的家访。车后备箱里,依旧装着牛奶和八宝粥。他说:“教育是慢功夫,就像种地,一锄头一锄头地挖,总能挖出甘泉。”
群山环抱中,教室的灯火次第亮起。这条路虽然艰难,但每一步都踏实地向着光明。
通讯员 唐成 孟军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县法院:十年积案一朝结
下一篇:
“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共筑生态屏障
当地大力推广夏茶机械化采收,利用机械代替传统手工采茶,节约人工成本,加快采收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茶农增收。
文/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谨夏正锋通讯员李小梅22日,记者来到咸安区桂花镇九垅村辉宏竹业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雄文报道:“推开门看见鲜花、水果及祝福卡片,太幸福、太感动啦!9月10日教师节,通城县城北中学上演暖心一...
咸宁网讯通讯员刘建军报道:近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6届全国中小学创新教育说课大会上,嘉鱼县第一中学教师罗琼,从全国300...
此次拟表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591个、全国模范教师717名、全国优秀教师895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80名、全国优秀教育工...
咸宁网讯(通讯员孙名亮)9月13日,陆溪司法所在陆溪镇中心学校开展主题为“法伴我成长”的开学第一课普法讲座,全校各年级学...
据了解,该镇中心学校抓安全、防溺水不走过场,多次被县教育局、镇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法庭和司法所优势互补、相互借力从而形成诉源治理合力,以诉前调解的柔性,结合法院裁判的刚性,推动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
咸宁网讯通讯员程雪报道:9月25日,嘉鱼县鱼岳镇中心学校在鱼岳六小举办“菜单式”教研活动。观点的碰撞,思维的交锋,让老师...
12月16日,江苏籍企业家、咸宁善卷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发生将10万元现金交到南林桥镇中心学校负责人手中后,谢绝任何仪式,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