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县域新闻 >> 通山新闻 >> 正文

“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共筑生态屏障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15 09:49

九宫山位于通山县境内,这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幕阜山脉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健康关乎长江中下游及国家生态安全。在这里,“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犹如给九宫山装上了“数字听诊器”,开启了生态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新时代。

晨曦初露,薄雾轻笼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隅口管理站护林员刘炳生和同事们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霞穿梭于山林间,他们一边检查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一边拆除不法分子布设的捕猎工具。 

为了全面掌握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情况,西隅口管理站辖区内安装了32台红外相机及12套监控视频,对重点物种分布及栖息地保护现状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科技手段,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测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制定了野外重点巡护线路,安排观察员上岗,构建起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网络,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坚实屏障。” 西隅口管理站站长程正发介绍。

视线抬高,在九宫山起伏的山脉之上,8台无人机正按预设航线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智能巡护。它们在广袤林海中精准穿透枝叶,敏锐捕捉初起的烟雾或微小热源,填补了传统地面监控难以企及的盲区。

与此同时,在九宫山林区深处,智能语音宣传杆如同警觉的“森林卫士”。当感知到人员进入时,它们即刻发出清晰的防火警示语音;内置的摄像头同步抓拍影像,为后续可能需要的火因追溯提供关键线索。

这些来自高山密林的实时数据,最终汇入九宫山管理委员会打造的信息中心,为风险预警提供科学支撑,构筑起覆盖全区40多万亩森林资源的“天空地人”监测防护网络。

如今,九宫山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白鹇、白颈长尾雉等珍稀野生动物成群结队,野猪、麂子等大型动物形成规模较大的种群,更首次发现中国红色名录近危物种——大暮弄蝶,彭家洞区域新发现近200株树龄600年的南方红豆杉,石龙沟片区现身千株独蒜兰。

“看到这些动物种群逐渐壮大,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美护林员”刘炳生感慨地说。

8台无人机群掠过林海,150部红外相机在密林深处无声守望,130名护林员、职工踏山而行,这套“天空地人”监测体系,正为40多万亩山林筑起智能防护屏障。

特约记者 程思 通讯员 张凯 廖志高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偏远库区筑牢乡村教育根基
下一篇: 通山九宫山: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