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位于通山县境内,这里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幕阜山脉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健康关乎长江中下游及国家生态安全。在这里,“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犹如给九宫山装上了“数字听诊器”,开启了生态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新时代。
晨曦初露,薄雾轻笼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隅口管理站护林员刘炳生和同事们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霞穿梭于山林间,他们一边检查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一边拆除不法分子布设的捕猎工具。
为了全面掌握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情况,西隅口管理站辖区内安装了32台红外相机及12套监控视频,对重点物种分布及栖息地保护现状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科技手段,工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测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制定了野外重点巡护线路,安排观察员上岗,构建起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网络,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坚实屏障。” 西隅口管理站站长程正发介绍。
视线抬高,在九宫山起伏的山脉之上,8台无人机正按预设航线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智能巡护。它们在广袤林海中精准穿透枝叶,敏锐捕捉初起的烟雾或微小热源,填补了传统地面监控难以企及的盲区。
与此同时,在九宫山林区深处,智能语音宣传杆如同警觉的“森林卫士”。当感知到人员进入时,它们即刻发出清晰的防火警示语音;内置的摄像头同步抓拍影像,为后续可能需要的火因追溯提供关键线索。
这些来自高山密林的实时数据,最终汇入九宫山管理委员会打造的信息中心,为风险预警提供科学支撑,构筑起覆盖全区40多万亩森林资源的“天空地人”监测防护网络。
如今,九宫山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白鹇、白颈长尾雉等珍稀野生动物成群结队,野猪、麂子等大型动物形成规模较大的种群,更首次发现中国红色名录近危物种——大暮弄蝶,彭家洞区域新发现近200株树龄600年的南方红豆杉,石龙沟片区现身千株独蒜兰。
“看到这些动物种群逐渐壮大,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美护林员”刘炳生感慨地说。
8台无人机群掠过林海,150部红外相机在密林深处无声守望,130名护林员、职工踏山而行,这套“天空地人”监测体系,正为40多万亩山林筑起智能防护屏障。
特约记者 程思 通讯员 张凯 廖志高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偏远库区筑牢乡村教育根基
下一篇:
通山九宫山:把好风景转化为新动能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徐世聪、通讯员蔡祖峰报道:打造国际知名高山冰雪乐园、大手笔建设云中湖度假小镇……26日,记者从九宫山...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能朗、伍仪武、袁德令报道:日前,笔者在九宫山镇采访时,看到镇党委书记阮志刚的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各...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刘会文)7月10日,由本报联手九宫山银河谷漂流景区举办的首届模特泳装摄影大赛进入评奖阶段,初评入围的20...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远远、通讯员蔡祖峰报道:7日,通山县人民政府召开《九宫山云中湖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初步方案》征求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镇强 通讯员孔祥轶 蔡祖峰) 近日,记者从市旅游委获悉,九宫山全景旅游导览图已经定稿。 据了解,这...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能朗、伍仪武、袁德令报道:日前,笔者在九宫山镇采访时,看到镇党委书记阮志刚的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各...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刘会文)7月10日,由本报联手九宫山银河谷漂流景区举办的首届模特泳装摄影大赛进入评奖阶段,初评入围的20...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远远、通讯员蔡祖峰报道:7日,通山县人民政府召开《九宫山云中湖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初步方案》征求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镇强 通讯员孔祥轶 蔡祖峰) 近日,记者从市旅游委获悉,九宫山全景旅游导览图已经定稿。 据了解,这...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张仰强 通讯员张明)打造准四星级大酒店、建设地下三层停车场……昨日,记者从九宫山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