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不少在外务工的家长开始为孩子两个月的假期安排发愁。7月11日,笔者走进咸安区温泉办事处肖桥村,发现留守孩子的暑假生活并不孤单。
“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放了暑假没地方去,就到这来看书,做作业,还有老师免费教跳舞、画画、做手工,我非常喜欢这里。” 12岁的留守儿童镇帅与其他60多个孩子们一起,正在为老师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笑声在教室里响起,围观的家长们乐呵呵的:“这下咱们都放心了!”
2014年暑假刚开始,团区委就在全区组织开展“希望家园”关爱留守农村儿童行动,重点建设14个“希望家园”,覆盖全区近千名留守儿童,5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每个“希望家园”配备3至5名由本地高校志愿者、当地大学生村官、当年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通过集中活动、个别辅导、户外活动等方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心理咨询、安全自护、学习爱眼护眼知识等活动,填补了留守儿童假期离校和放学回家期间缺乏看管的监护空白期,为他们提供了安全快乐的课余生活。目前,咸安区3个“希望家园”已陆续开班。
“虽然很忙,但乐在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一志愿者李婕告诉笔者,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在家是爷爷奶奶照顾,给学习和性格上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刚开始很不好管,但有信心让他们在这里好好学习,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据了解,“希望家园”项目以政府为主导、由村级组织具体负责、以村会议室和村“农家书屋”为主要阵地,属于纯公益性项目,依靠村级组织自主招生、自主管理,不收取任何费用。
以“希望家园”项目建设为重点的留守儿童服务管理,是团组织服务基层群众,尤其是服务农村青年群众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党政领导缓解了农村社会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咸安区团委书记雷玲说。(通讯员 袁燕 陈剑兰)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