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镇大坪村地处深山,是咸安区20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精准扶贫开展以来,该村在区人大工作队的帮扶下,坚持以产业扶贫为抓手,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产业化发展传统土法养殖生猪,着力打造品牌,助力脱贫致富。
“一头猪”点燃脱贫新希望
13日一大早,10组村民吴寿家就起来伺候自家养的20多头土猪,打扫卫生、喂食、添水……炎热的夏日清晨,不一会就忙得一身汗。
“我家的猪都是土法养的,就是自繁自养、吃熟食如红薯叶和玉米叶等,非常受欢迎, 可以卖到17元一斤,很多人抢着要。”50岁的吴寿家边忙边自豪地说。
吴寿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女儿已经出嫁,18岁的儿子是残疾人,常年瘫痪在床,一家人靠吴寿家种点薄田、打点零工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是“一头猪”点燃了吴寿家脱贫致富的希望。2015年,区人大工作队进村调研,发现大坪村传统土法熟食养猪,决定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贫困户产业化发展生猪养殖脱贫致富。
村委会牵头成立了大坪村挂榜山牲猪养殖合作社,工作队出资购买母猪和生猪,以贫困户自愿认养的方式,发放给贫困户饲养,并对每头母猪奖补1000元、生猪每头补贴400元,贫困户饲养生猪达到20头奖补1万元建猪舍。
吴寿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认养了10只猪,每头生猪纯收入达2700元,去年家里就脱了贫。目前,他养了母猪4头,生猪20头,正迈步在致富的路上。
今年,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达到77户,养殖母猪75头,生猪430头。
“一根链”拓展产业新路子
养猪要饲料,但购买颗粒混合饲料喂养,影响猪肉品质,不符合土法养猪方法;用熟食喂养,饲料消耗量大,从外面购进成本又太高,养猪利润太低。
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大坪村缺水的实际,想到了发展旱地作物,动员村民大量种植玉米,解决生猪饲料问题,发展养猪产业链。
去年4月,工作队争取农业部门5万元玉米种子、肥料、地膜的支持,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发展玉米种植,激励80户贫困户种植玉米400多亩,亩产达1000多斤,基本解决了养猪饲料问题。
之后工作队又争取了1万余元的蔬菜种子和肥料,免费发放给村民,让村民种植甘蓝、白菜、萝卜等蔬菜,除了外销之外,其它用来喂猪。今年4月,工作队再次争取了2万元的玉米种子,全村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了600多亩。
此外,村委会还购买了饲料粉碎机1台,筹办饲料加工厂,为养殖户解决饲料加工。合作社社员到饲料加工厂加工饲料,加工费仅收一半,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的干劲更足了。
“一条龙”创新服务新模式
为让贫困户和村民放心大胆地养殖生猪,合作社实行了规划、采购、配种、防疫、销售“一条龙”服务。
为避免生猪饲养气味大、猪粪污染问题,合作社要求养殖户将规模控制在20头左右,并请专家帮忙选址建猪舍建化粪池,确保环保养殖排放无污染;在技术上,合作社挑选了一名贫困养殖户培训学习兽医,为全村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在销售上,合作社实行定点屠宰统一销售,在咸宁城区设立了两个专销点力推。
大坪村不掺混合饲料、土法熟食喂养的土猪肉具有肉汤清、肉质鲜美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合作社趁势注册了“挂榜山熟食香猪肉”品牌,实行订单式饲养、品牌化经营。
如今,土法养殖生猪已成为大坪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目前大工作队和村两委正在积极努力,力争每年递增规模养殖户4-5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打响“挂榜山熟食香猪肉”品牌,助力脱贫致富。
(咸宁日报记者 张敏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李星)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安区人造板产业创省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
下一篇:
咸安马桥镇食药监所加强野生蘑菇中毒事故防控
通讯员吴涛刘茜摄10月3日,游客在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景区戏水游玩。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0%。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冰报道:2017年12月27日,咸安地税局扶贫工作组的干部职工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结对帮扶点长寿村...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周巧荣 熊虎)12月23日,记者从横沟桥镇第四届党代会和第九届人代会上获悉,201...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张腾)12月19日,记者从咸安区马桥镇第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获悉,2018年,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