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心脏”,既是候鸟迁徙的驿站,也是鱼类繁衍生息的乐园。近年来,公园管理处以“项目攻坚”为引擎,全速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一期工程。历时一年的精雕细琢,这片承载生态理想的蓝图,正化作一幅灵动鲜活的绿色长卷徐徐铺展。
2024年3月6日,随着第一铲泥土的翻动,向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一期工程正式启幕,7736万元的资金注入生态修复的“血脉”。项目以“修复+保护”双轮驱动,精心擘画生态复兴图景:湿地修复工程聚焦“还湿于自然”,通过重塑退化湿地地形、修缮滩涂自然驳岸、复育原生植被,唤醒湿地生态记忆;湿地保护工程则搭建智慧管理网络,从标识系统全域覆盖、监测巡护路网织密,到重点区域防护升级,为湿地构筑起立体防护网。
攻坚进程中,向阳湖创新探索“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路径,让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同频共振。在人工干预与自然演替的交响中,淦河至斧头湖入湖口的生态修复区,芦苇摇曳生姿、莲藕清香四溢,配合驳岸重塑与地形优化,奏响湿地生态自我修复的乐章。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新落成的巡护道路蜿蜒穿梭,将雨坛村、窑咀村等7个自然村湾串珠成链,彻底打通群众出行的“毛细血管”,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修复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频共振,官埠桥镇窑咀村居民的生活污水经净化管网处理,告别直排历史;曾经死寂的“黑臭回水湾”引入淦河活水,搭配新建的生态绿道、观景栏杆与缤纷花木,绘就“村在景中、景融村中”的诗意画卷,收获村民的频频点赞。
“三大生态工程,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科干部吕勇介绍,通过回水湾净化系统、小微湿地群建设,为生活污水找到了生态解法;水系连通工程激活滩涂生态链,水生植物群落构建起天然水质净化厂;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则为水岸线穿上“绿色铠甲”。最终实现“一河清水绕村过,两岸翠绿映眼帘”的生态盛景。
截至今年3月,项目交出亮眼答卷:“一河、两岸、四景”的生态版图惊艳亮相。6.18公里的淦河生态巡护带如翡翠项链,串联起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新路径;47000余平方米的河岸修复工程,既筑牢防洪屏障,又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回水湾生态湿地、荷塘月色景观区、滩涂露营基地、大湖州生态水系四大特色片区,27.75万平方米水生植物织就绿色地毯,为斧头湖筑起坚实的生态盾牌,守护着这片浩渺水域的万千生灵。
(通讯员 李卫东 蒋旗 王整)
编辑:hefan
下一步,该局将加大退化林修复力度,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将3万亩退化林全部修复完成。
据了解,该项目是中节能大地负责施工的马鞍山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这里曾经是废弃的矿山,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打造,种植了...
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区共建设12个园林绿化项目,其中续建项目9个、新建项目3个,包括7个社区公园:肖桥村公园...
昨日,记者在位于南外环公路的人工湖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沿岸的栈道进行拆除和更换。整个工程计划今年12月中旬竣工。
今年来,针对村级事务管理中存在的干部“一言堂”问题,该镇特制定村务“提议案”听证制,引导群众直接走进村里“恳谈室”“...
下一步,杨泗庙村将继续做好港渠的管护工作,根据天气情况灌溉按照“先用渠水、再用库水、后用塘水”的顺序进行,综合利用水...
2020年初,赤壁市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过程中,发现陆水湖街道六米桥社区、泉门社区有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至泉门港中...
咸宁网讯通讯员卢华琴报道:7月12日清晨6时,官埠桥镇小泉村2组还建点内热闹非凡,这里正在进行道路裂缝修复。
今年来,市纪委监委结合省委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全面监督、专项监督、专责监督、群众监督四...
危墙终于恢复成围墙,筑起了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凸显了“多方联动”机制在创文工作中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