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施亚平)7月11日,记者从咸安区政府获悉,2025年以来,该区以健全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构建评价体系、深化结果应用,以信用评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该区以机制引领,夯实安全责任根基,将食品安全与产业信用建设深度融合,将“信用评价赋能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纳入年度重点改革项目。该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发改、经信、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成立“信用+食品饮料产业”工作专班,制定并印发工作方案及配套评价规则,形成跨部门协同发力、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同时,精准“画像”,构建安心消费屏障,建立“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将企业的履约意愿、履约能力、履约行为和专项指标作为重点评价内容,融合通用指标与行业特性,对101家食品饮料企业精准“画像”,其中评定A级84家、B级15家、C级1家、D级1家。在全区实行“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制度。对A级企业,大幅减少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对B、C、D级风险企业,加大检查力度,动态跟踪问题整改,严防安全风险。对企业信用评价结果通过区市场监管局官网、政银企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等渠道全面公示,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并将结果广泛运用于政府项目采信、行业评优、招投标监管、信贷审批等,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导向。
并且,赋能升级,激发安全内生动能,创新“双找双赢”机制。举办“信用记录关爱日”主题活动暨诚信企业授牌仪式,现场为38家AAA诚信企业授牌,湖北长松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获得此殊荣。活动中4家企业达成融资授信协议,总额达1.1亿元。今年“金融早春行”活动中政银企授信总额突破50亿元,实现信用价值向“真金白银”的转化。
在深度挖掘企业信用价值中,该区注意引导其将地方特色融入产品研发制造。通过举办产业链对接会等活动,展示咸安食品“安全、优质、可靠”的品牌形象。目前,全区市场主体信用档案覆盖率达98%以上,“信易+”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已覆盖多个领域。依托红牛、元气森林等信用示范龙头企业,吸引6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集聚,形成覆盖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全流程的安全可控产业链。
编辑:hushaopeng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强报道:7月16日,全市农业抗灾夺丰收、水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研讨暨“515”行动观摩培训活动在通城县举行。...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镇强报道:7月16日,我市出台《咸宁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聚焦电子信息...
咸宁网讯(通讯员胡强)7月16日,全市农业抗灾夺丰收、水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研讨暨“515”行动观摩培训活动在通城县举行。随后...
日前,我市出台《咸宁市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聚焦电子信息产业链、机电制造产业链、纺织服装产业...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姜明助、通讯员曹加芬报道:为推动全省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落实落细,省经信厅日前发布了全省16条制造业...
咸宁网讯记者李嘉、通讯员李刚报道:11月10日,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刘复兴出席会议并讲话。产业链链...
咸宁网讯记者李嘉、通讯员王程海报道:11月12日,继全省茶产业链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召开电视电话会,安排部署我市茶产...
一起向未来,奋斗正当时。1月10日,市委书记孟祥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带领市拉练检查团,到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崇阳...
咸宁网讯记者谭宏宇报道:3月22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茶产业链链长徐小兵带队赴赤壁市调研茶产业链建设发展情况,实地察...
调研阶段,徐小兵一行先后前往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羊楼洞茶场益阳桥分场基地,听取企业经营发展,茶树种植基地生产及茶旅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