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徐宏辉 陈康)七月骄阳下,咸安区官埠桥镇紫潭村黄花台,连片翠绿的水稻随风起伏,生机盎然。“以前这块田种啥啥不行,现在一亩稳稳当当能收1000斤稻谷!”村民张大爷站在自家承包的田埂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张大爷口中的农田是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施的耕地占补平衡、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项目总投资1746万元,通过科学平整土地、完善灌溉系统,将碎片化的荒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1500亩高标准农田。
改造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土地租金从每亩60-200元跃升至559元,村集体年增收超30万元。“现在不仅地租高了,种地也更方便了。”种粮大户李建军深有体会,新建的排灌系统让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田间道路让农机可以直接开到地头。
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也在去年7月的一场大水中得到验证。大水威胁着刚插下的秧苗,项目团队连夜调集抽水泵、组织村民加固田埂,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要不是他们处理及时,我们半年的辛苦就泡汤了。”紫潭村党总支副书记彭章辉回忆道。这场保卫战的胜利,确保了这片农田在2024年晚稻季实现了亩产千斤的丰收目标。
如今,站在黄花台的田埂上放眼望去,整齐的沟渠纵横交织,宽阔的生产路畅通无阻。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已蝶变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据悉,该项目不仅新增耕地514.2亩,更为咸安区同类地区土地整治提供了可复制的“咸宁经验”。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嘉4月15日,记者来到通城县大坪乡坪山村5组,只见蜿蜒的河道穿行而过,河堤护砌一新,河床干净畅通。”...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吴端容报道:“这片水毁的农田,终于有人来整治了!“以前,那里是两米多深的河道...
咸宁网讯(通讯员卢梦秋)近日,赤壁市检察院针对检察建议整改情况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发现路边稻田的大型广告牌已拆除,...
连日来,受连续降雨影响,咸安区永安街道办事处环城社区二组部分低洼农田出现内涝。”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为雄表示。
据介绍,此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奶牛良种场渔业分场、农业分场、向阳湖镇的祝垴村以及农科院原种场共4个行政村(场),...
连日来,赤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机声隆隆,挖掘机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进行田块整平和水利基础建设,各项工程有条不紊...
8月16日,嘉鱼县新街镇三畈村西凉湖旁,三台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灌溉全村农田,确保水稻丰收。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
截至目前,赤壁市9个乡镇、48个行政村共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4万多亩,土地流转成效显著。
咸宁网讯记者焦姣报道:2月20日,走进通山县大路乡山口村,一片平整开阔的农田映入眼帘。
4月17日,在赤壁市余家桥乡洪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新修建4.5米宽的机耕桥两边的高标准农田已经聚拢成片,桥下的中心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