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葛建伟 通讯员 王生仁 李钰)9月16日至18日,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农业发展绿色转型政策技术培训班在咸安开班,咸安区在培训班作《守护一江春水 赋能绿色农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其系统性、可落地的治理方案引发全场共鸣,获参会代表广泛好评与高频点赞。
咸安区分享的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经验,围绕“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面,该区打破“一刀切”传统模式,依据不同流域水质、养殖规模及品种,因地制宜制定尾水净化方案,守护长江支流清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领域,紧扣“变废为宝”核心,秉持“核心在‘用’,关键在‘科技’”理念,实现粪污“零排放”与农业“提质增效”双赢,达成环境与经济效益统一。农药化肥减量及农业废弃物利用上,树立“全链条思维”,前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量化肥农药使用;后端通过补贴政策、引入专业回收企业,构建“农户交售—企业回收—加工再利用”体系,走出“田间减污、车间循环”绿色发展新路。
“咸安区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甘肃省和政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王强感慨,其治理方案有技术支撑与机制保障,“因地制宜”和“全链条思维”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颇具启发,培训后他将治理经验带回甘肃,结合本地实际优化方案,推动当地农业绿色转型。
此次经验交流,既展现了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治理的“地方智慧”,也为全国不同区域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为全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咸安动力”。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安横沟桥镇:开展反诈禁毒宣传 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下一篇:
咸安“好人进乡村”大思政课在汀泗桥镇开讲
自2020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启动以来,赤壁市组建专业技术小组,深入茶园示范区域开展取土化验、田间试验等工作,...
15日,施工人员在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建设尾菜沼液处理设施、稀释池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缔造“大美咸宁”。
3月7日,位于嘉鱼经济开发区武汉新港产业园的武汉冠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橡胶制品生产线正在抓紧生产,高度自动化的生产...
21日,在嘉鱼县渡普镇福犇养殖专业合作社牛舍内,记者看见黄牛成群,一头头膘肥体壮,负责人田长庚正忙着清理粪污。
如今走进春雷村,村道宽敞整洁,家家户户门前绿意盎然,村民们共享建设成果,满眼都透露着幸福和喜悦。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有27家,新建各类市场主体8家,正在培育2家秸秆利用企业和1家收储运中心,...
咸宁网讯记者马丽、通讯员刘宇轩报道:近日,世界银行贷款湖北低碳农业和土壤健康提升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总投资14.53亿元...
咸宁网讯 记者王麒、特约记者龙钰、通讯员周承报道:7月16日,嘉鱼县召开2025年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就该县今年上...
坚持全区“一盘棋”,做到组织领导强、责任担当实、督办问责严,凝聚共抓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让绿色成为咸安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