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财经行讯 >> 正文

长江文化艺术季:一条大河的文明盛宴与时代对话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9-28 09:41

4000架无人机在长江夜空编织出璀璨的编钟图案,数字技术重现的江豚在江面跃动,来自四大洲的艺术家在长江畔共奏“大河交响曲”。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让武汉成为全球文化瞩目的焦点。

9月12日晚,武汉汉口江滩三阳广场人潮涌动,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长江之畔正式启幕。这场以“勇担支点建设使命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将持续至10月30日,推出十二项主体活动。

开幕式上,4000架无人机在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的江面上集结变换阵型,其中1000架无人机挂载新型冷焰火,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巨型牡丹。裸眼3D技术让雪域牦牛、竹林熊猫、湿地麋鹿等长江流域珍稀动物活灵活现地“跃”出大屏幕,来到观众眼前。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长江文化艺术季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武汉音乐学院研发的“数智编钟”通过现代科技全方位还原古代编钟演奏场景,与鹰笛、扬琴、琵琶等长江流域多民族乐器及西方交响乐队共同奏响《长江四季》。

这种创新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让科技为文化赋能,使古老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现代人的心灵。当演员轻触虚拟编钟界面,悠扬乐声便流淌而出,这种“虚实相生”的演奏方式,既保留了曾侯乙编钟的文化精髓,又解决了传统乐器演奏门槛高、传播范围有限的难题。

无人机编队在夜空勾勒出的“江豚逐浪”光影图案,与江面舞台的编钟演奏形成天地呼应。长江文明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能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生。

青春表达,古老文明吸引年轻一代

艺术季的成功在于传统艺术的青春化表达。荆楚风情创演秀《激情“神武峡”》将经典民歌《龙船调》为主线,将神农架梆鼓的铿锵、武当太极的飘逸与街舞的动感、说唱的活力有机融合。

刷出战国漆器的漆匠肯定想不到,如今的年轻人把漆器上的纹路化作了街舞的韵律;做出明代金冠的金匠肯定想不到,金冠上的工艺可以解构成说唱艺术的节奏。屈原肯定想不到,他可以从蓝色的“时空隧道”中穿梭而来。

这种创新绝非简单的形式叠加,而是在保留文化基因的前提下,用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构表达语态。当土家歌舞的韵律与电子节拍相遇,传统文化便获得了直抵年轻心灵的传播力量。

艺术季期间,高清修复的《洪湖赤卫队》与15部戏曲电影密集展映,4K技术再现的洪湖浪花与剧场里年轻观众的笑泪交织,恰似江水穿越三峡大坝时传统与现代的壮丽相逢。

长江文化艺术季提醒着我们:守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条文明长河,正以更磅礴的气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书写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史诗。(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罗汉寺街道办事处 孙亚楠)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编辑:rwzh2

上一篇: 尊师重教,武汉景区以礼敬师传递城市温度
下一篇: 借文旅博览会东风,绘黄陂发展新篇章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