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斑驳墙皮、狭窄巷道、锈蚀水管是赤壁市华舟社区的代名词。如今,在咸宁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和赤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大力推动下,华舟社区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成功实现“逆龄生长”,成为远近闻名的康养社区。
问需于民,基础焕新
◆从“忧居”到“优居”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
华舟社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为破解改造量大、资金短缺等问题,实现精准改造,在改造伊始,华舟社区便坚持“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圆桌会+入户走访”三轨问需,聚焦居民最急切的房屋渗漏、排污管网堵塞、环境破旧、停车位缺失、安防设施缺失“五大”痛点,实行“菜单”定制,锁定核心诉求。
通过系统性适老化改造和资源整合,打造基础设施、娱乐设施、家政服务、养老康复设施等一应俱全的完整社区,形成“面子”“里子”俱全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幸福家园”焕然新生,惠及全社区1213户居民、3808人。
康养赋能,服务嵌入
◆打造“医养护乐”幸福圈
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华舟社区将“适老、康养”理念深度融入改造全过程,构建“医养护乐”一站式服务生态链。
“医养融合”破壁垒。引入社会资本建成鄂南首家社区嵌入式康养中心,建立“医疗护理、康复训练、临终关怀”三级体系,配备专业团队与智能设备,实现“院内治疗、社区康复、居家护理”无缝衔接,年服务老人超1.2万人次。
“无忧出行”便生活。投资420万元完成单元门无障碍改造、道路降坡改造、广角镜覆盖改造,同步引入智慧养老平台,为独居老人配备“一键呼叫”设备,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
“文化养老”悦身心。盘活原技校旧址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孵化门球协会、书法社等7个老年自组织,常年开展健康讲座、文艺汇演,构建“15分钟文娱生活圈”。
多元共治,资源盘活
◆破解“钱从哪里来”
华舟社区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共享”机制,激活老旧小区内生动力。
闲置资产“活”起来。将原华舟重工工业厂房转型为社区服务综合体,建成含双语幼儿园、幸福食堂、便民商超等功能的“邻里中心”,解决社区学位270个。
筹资渠道“广”起来。建立“财政补贴+专项债+企业捐赠+居民众筹”资金拼盘,成功撬动社会资本2300万元,年租金收益反哺社区治理180万元,形成可持续运营闭环。
产城融合“兴”起来。联动湖北华舟重工等驻地企业,将小区改造与产业配套升级结合,新增社区养老护理员、物业管理员等就业岗位127个,成功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赤壁华舟社区的“逆生长”,超越了传统老旧小区改造的物理更新。它通过深度融入康养基因、创新政企社协同模式、精准响应老年需求、高效盘活存量资源,成功探索出一条将老旧小区转型为“嵌入式、可持续、有温度”康养社区的新路径。
下一步,咸宁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持续推动“硬件适老升级、医养深度融合、乐养场景丰富、多元协同治理”的经验做法,为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康养社区”提供更多可复制的“华舟方案”。
(记者黄兰芬 通讯员方鼎)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医养护”服务进社区 社区邻里驿站变身居民健康“守护站”
日前,我市发布2020年咸宁经济成绩单,房地产领域投资表现最好。根据省统计局反馈信息,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在全省市州排...
网民报料:我是嘉鱼人,家住嘉鱼县鱼岳镇通江路新村2巷,家里的旧房子需要改造,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提取公积金需要哪些手续、...
咸宁网讯(记者黄兰芬 通讯员杨勇)7月19日,我市印发《咸宁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打通...
6月8日,咸宁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咸宁市居民住房“以旧换新”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助推咸宁房地产市...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将对活动全程进行监督指导,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保租房采取只租不卖和先租后售两种模式,居民入住时,不仅约定了租金价格,还约定了房屋销售价格,待5年租期满后,本人可根据...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熊杰报道:2月6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授予嘉鱼县“国家园林县城”奖牌,成为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
咸宁新闻网讯 (通信员王新民 汪健)截至10月底,嘉鱼县住房公积金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超额完成,实现了提前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熊杰报道:2月6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授予嘉鱼县“国家园林县城”奖牌,成为全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县...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闻期骏、通讯员孙海泉报道:回答问询、核查资料、签字盖章……5月30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到市实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