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2月11日电(记者罗毓)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10日在法国巴黎表示,人工智能(AI)全球治理应超越地缘政治干扰,中方愿与国际社会携手,共同促进AI安全发展。
傅莹在此间参加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及边会期间作出上述表示。傅莹指出,中国业界已经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对应国际上的“AI安全研究所(AISI)”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中心”。在中国AI技术应用和安全治理领域存在一个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有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企业在关注和投入安全治理问题。网络的建立可以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和分享知识、信息,增强能力建设,同时积极参加国际对话合作。中方参加了伦敦的布莱奇利峰会,一直在关注各国AISI进程的发展,中国科技界也与各国科技界保持密切沟通。
傅莹谈到,中方对AI风险的关注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应用中的风险。一方面,中国政府早在2017年就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AI安全、可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AI已在经济、金融、城市管理、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全面应用,风险与挑战并存,政府在鼓励创新与管控风险之间保持平衡,并涌现出一批专门应对AI安全问题的技术创新企业;另一方面,中方着眼未来风险参与国际合作,先后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签署《布莱奇利宣言》,并同各方推动联合国大会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获得140多个国家支持,对AGI(通用人工智能)风险的理论和技术探讨也高度关注,中国科技界与国际同行在认识层面基本同步。
傅莹指出,当前地缘政治的干扰令许多人对中美AI合作不乐观;她回忆2019年基辛格与埃里克·施密特在北京参加AI安全圆桌会时,谈到对AI未来风险的担忧。她曾回应说,如若中美携手与世界各国合作,人类有可能管控机器,但若各国相互排斥并利用高智能机器彼此对抗,机器赢的概率恐怕更大。傅莹认为,当前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和打压毒化了全球合作氛围,科技爆发与中美关系受到损害的两条曲线相交加剧紧张局面,美国在AI前沿创新发展迅速、而中国在垂直应用领域领先,两股力量结合才是AI乃至AGI安全、负责任应用的最佳出路,但许多人认为前景似乎不那么光明。中国对中美合作与全球治理保持相对冷静的态度,并提出在分歧上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
关于AI开源与闭源,傅莹说,从中国学界和企业的角度看,开源虽有风险,却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漏洞,而且更符合造福人民的理念;相较之下,大公司完全不透明的大模型更令人忧虑;同台嘉宾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创始人约舒亚·本乔则担心开源被不法分子利用,但承认其更易发现潜在问题。他主导的《国际人工智能安全报告》在中国受到关注,指出社会和政府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将决定AI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及边会10日至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本次峰会旨在加强国际社会的行动力,探讨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全球治理问题。
编辑:trsadmin
上一篇:
中国—哈萨克斯坦企业家经贸洽谈会在哈举办 签署8项合作协议
下一篇:
新春出海!中国企业家与哈方洽谈首日 收获多项合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