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裴治云:以生命保留抗联火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9-04 15:10

新华社哈尔滨9月3日电 题:裴治云:以生命保留抗联火种

新华社记者赵国钰、戴锦镕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鹤立镇中心大街,一口直径0.8米的枯井默默诉说着1933年的血色秋天。原日军宪兵队后院的这口井,吞噬了12位战士的生命。其中一位,是来自朝鲜的裴治云,彼时的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

这是裴治云画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铮铮铁骨铸就丰碑,十二烈士名留青史。”枯井旁的彩绘墙还原了当年景象。彩绘墙上,浓眉虬髯的便是裴治云。

裴治云1893年出生于朝鲜一个贫农家庭。1920年,他流亡中国东北。1928年,他与中共地下党员金志刚(即崔庸健)相遇,在革命思想启蒙下投身农民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迅速投身抗日斗争,因领导才能突出,1932年出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

他不足四十岁就留出很长的胡须,人们都称他“裴大胡子”“老裴头”。汤原县档案局(馆)长缴东池说:“经过他和其他同志的不断努力,汤原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1933年,全县地下党组织已有党员上百名。”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精神,裴治云和其他同志积极创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一方面以化装秧歌队的形式深入村屯扩大党的抗日政策宣传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党员捐款购买武器。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筹备,全县党员集资购买了10余支长短枪。1932年10月10日,40余名党员集合于汤原城北半截河村,正式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汤原民众反日游击中队。1933年,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组织的反日义勇军进攻县城,惊动了日伪当局,日伪军大肆搜捕抗日志士。1933年9月,中共汤原中心县委被叛徒出卖,随后裴治云等同志被捕。

关押期间,以裴治云为首的12名同志,受尽敌人酷刑的折磨。“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屈服,用生命保护了躲在村外的我们。”时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金成刚的女儿李在德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最终,无计可施的日军将12人活埋于枯井之中。

裴治云这位朝鲜籍的中共党员,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后来,山里大批隐蔽的同志重整旗鼓,再次组建起抗日武装,对侵华日军给予了沉重打击。这支队伍逐渐成长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新中国成立后,汤原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8月在烈士英勇就义的枯井遗址旁,竖起一座纪念碑,向每一位前来瞻仰的参观者讲述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如今,在这片浸润着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上,12位烈士的精神印记处处可寻。在汤原县鹤立镇,一座烈士就义群像雕塑默默矗立。其中,裴治云标志性的“大胡子”格外醒目。他双手戴着镣铐,目光如炬、神色坚毅,展现出一位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作为革命老区,汤原县辖区内纪念抗联英烈的纪念碑、雕塑多达35处。汤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范成龙说:“这些纪念设施于2022年全部完成修缮,每一处红色印记都得到妥善守护。”

依托红色印记,汤原县大力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记忆深入人心。“云端党课”、红色宣讲团、遗址参观等特色教育活动,让24所中小学的9000余名师生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接受精神洗礼。松花江水奔流不息,在汤原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裴治云等12位烈士的精神,正焕发出跨越时空的光芒。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多地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 产业项目成重头戏
下一篇: 习近平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梁强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