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社会万象 >> 正文

甘肃学者探路黄河流域特色发展 成果落地生“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5-09-04 15:42

中新网兰州9月4日电 (刘玉桃)“在黄河流域研究中,我们主要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数据碎片化、方法适配性不足以及跨学科协同障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经济系主任韩燕说,为破解流域尺度数据缺失的痛点,她带领团队创新采用“经济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实地调研数据”三重融合模式,并综合运用经济学与地理学的分析手段,解析流域生态经济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内在驱动机制及提升路径。

图为深秋时节黄河兰州段航拍图。(资料图)九美旦增 摄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面临生态退化、资源约束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多重矛盾。“甘肃作为黄河上游关键区域,亟需本土学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此,正是希望为甘肃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韩燕说。

在调查研究中,针对学科壁垒问题,韩燕牵头组建交叉研究团队,整合经济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的学术力量与研究方法,推动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这些创新方案不仅为黄河流域研究提供了多维分析视角和方法论支撑,也显著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水平和政策适用性。

多年来,韩燕在黄河流域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她出版专著《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提出“产业绿色转型—空间优化—政策协同”三维提升框架,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其研究成果先后荣获甘肃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图为韩燕(左一)指导学生创作参赛的文创产品。刘玉桃 摄

“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已在甘肃教育和科研领域耕耘多年的“80后”韩燕表示。(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指纹水杯”热销 部分产品故障频发“渴哭”孩子
下一篇: 中国高校迎新“炫”科技 机器人成校园“明星”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