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9月26日电 (李庭耀 侯慧琴 张岱俊)金秋时节,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绘就丰收画卷。田野和山间,数字温室中蔬果琳琅满目,昔日荒坡上红果累累,废弃厂区里菌菇飘香。数字技术、生态理念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传统面貌。
智慧农业:数字温室结出“科技果”
在万柏林区杜儿坪街道九润数字农业园,150亩向日葵褪去金黄,垂下饱满的葵盘。2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内,则是另一番景象,高架草莓区、水培叶菜区、茄果区、瓜果区井然有序。紫色茄子圆润饱满,圣女果晶莹剔透,各色彩椒如灯笼般缀满枝头,水培叶菜长势旺盛。
这里没有泥土,却孕育着勃勃生机,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种植采收的高度机械化。 万柏林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里没有泥土,却孕育着勃勃生机,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种植采收的高度机械化。
钙果飘香:荒山变身“花果山”
走进该区王化街道的钙果园,低矮的灌木丛中挂着一串串红色果实。67岁的王拉年退休后返乡创业,将80亩荒山改造。他坚持用羊粪施肥,种出的钙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也引来了外地客商的订单。
村民正在采摘钙果。 万柏林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这片果园预计产量达20吨。曾经的荒坡,如今已带动了村民就业,改善了生态环境。
菌菇新生:洗煤厂转型“绿色经济”
在王化街道上南山村的山坳里,几座大棚中的香菇密集生长。这里曾是负责人高宝明经营的洗煤厂。2020年,他转型发展香菇种植,实现了从“黑色”到“绿色”的转变。
在王化街道上南山村的山坳里,几座大棚中的香菇密集生长。 万柏林区委宣传部供图
高宝明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秸秆等原料,引进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在农业部门技术支持下,带领村民开辟了新的致富路径。山区的自然气候赋予了香菇优良品质,产品已热销本地市场。使用过的菌棒还可加工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从数字温室的“智慧赋能”,到钙果肥山的“生态变现”,再到菌菇种植的“绿色转型”,万柏林区使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让丰收喜悦一年更胜一年。(完)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人社部:截至8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3.22万亿元
下一篇:
酒店“逢节必涨” :游客 “被宰感” 与酒店营收如何调和?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王世刚报道:1月21日,赤壁市中伙铺镇南山村九组村民张明玉起了个大早,开门看见刚...
据悉,面对旱情,大幕乡共筹资50余万元,组织全乡1000多名党员干部带头抗旱,最大限度地减轻旱情对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的影响。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艾建洲介绍,今年继续将部分鲜果送到酒厂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通过一个下午的忙碌,李婆婆家的自来水管又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走进南山村,宽阔的通村大道车来车往,整齐的机耕路直通农田水塘,新建的文化广场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展现在眼前的...
南山村村委会主任王冰表示,今后将持续开展助学慰问活动,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让青少年深切感受到党和...
截至目前,各方爱心人士已帮忙销售八月瓜5000余斤。
赤壁交投集团华祥路桥公司项目部6月份开始进场施工后,通过科学统筹,严格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管控,抢晴天战雨天加班加点开展...
中伙铺镇暑期公益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累计惠及400余名少年儿童,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暑期孩子无人看护的实际...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通讯员王世刚、李攀龙报道:贫困村民患疾病,爱心村民献爱心……近日,围绕帮扶救助患病贫困村民刘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