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企业快讯 >> 正文

【地评线】青山绿水二十载,双碳五年谱新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9-10 10:28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团队、姚家集街道办事处 王苗

从烟囱林立到绿水青山,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中国用二十年时间书写了一份“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答卷。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在全国上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两山”理念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国这个传统工业大国的转型方向。二十年来,我国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国家发展规划、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到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实施长江大保护,到推进全域生态修复,一套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构建,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让“两山”理念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生态修复的实践让山河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让一大批曾经被污染的水体、受损的土地重获新生。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到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再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浙江瓯江源头的“稻鱼共生”、福建闽江流域的“山海共治”等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系统治理带来的生态效益,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在各地不断铺展。

产业绿色转型正培育出发展新动能。我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加快绿色化改造,钢铁、化工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快速崛起,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让绿色成为经济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本国人民,更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彰显大国担当。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出口国和投资国,我国为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作出重要贡献,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两山”理念不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模式,更成为对世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等领域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为全球生态保护注入中国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今政府、企业、公众共治共享的绿色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政府加强引导监管,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媒体加强舆论引导,“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日益浓厚,汇聚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践充分证明,“两山”理念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理论,绿色发展不是对传统模式的修补,而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华夏大地正以生态为墨、绿色为笔,继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实践与中国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编辑:rwzh2

上一篇: 【地评线】聚焦技能人才培养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地评线】黄陂何以惠民生?奋斗为笔绘实绩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