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社会 >> 正文

走进社区贫困家庭“暖冬行动”特别报道①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01-23 10:34

不幸的家庭  不一样的坚强

  编者按: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我们生活的各个社区里,有这样一些不幸的家庭:

  女儿瘫痪女婿病逝,77岁的老母亲担当起照顾女儿的重任;

  6年前丈夫患病去世,57岁的她拖着病弱的身体,捡破烂抚养两个女儿;

  两位无儿无女的七旬老人,用微薄的退休金供养失去双亲的侄儿女上学;

  自己身体残疾,但他乐于助人,主动协助社区调解纠纷……

  日前,本报“帮助社区贫困家庭过暖冬” 公益活动采访小组记者走近他(她)们,通过近距离的采访,在他(她)们身上,记者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乐观与坚强……

  残疾人何志文:热心助人传佳话

  在咸安三元社区,每次只要社区组织活动,总会有一个人提前赶到,将现场打扫干净;邻里吵架,协调不了时,总有一个男子主动站出来耐心劝解,直到双方重归于好……这个人是谁呢?住在三元社区的居民都知道,他就是那个热心为民的残疾人何志文。

  22日上午,在咸安区车站路徐家湾入口处,记者远远看见何志文正在帮邻居一老人家提米。右腿残疾的他提着一袋子米很有些不容易,一瘸一跛地走着。邻居老人拉着记者感动地说:“好人啊,心好,每次看见我提东西都会帮忙!”

  何志文18岁时遭遇不幸,右腿被火车轧过留下残疾,一直靠打零工为生。后来娶了当地一哑巴女人为妻,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有了妻儿之后,何志文就在咸安区车站路徐家湾2号租下了一套房子,并开起了残疾车谋生。谈及生活艰辛,何志文笑着说:“不苦,不苦,我很幸福。”

  “他从不喊苦,喊累,踏实肯干。”三元社区书记刘玲珍说道,何志文一家每月就1000多元收入,但他从不到社区要求什么,反而主动为社区居民做好事,是社区居民心目中公认的的热心人、大好人。

  七旬慈母:照顾瘫痪女儿女婿十多年

  77岁,本因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年纪。可是咸安三元社区77岁的朱桃莲婆婆却不能享受这一切。由于女儿女婿相继瘫痪在床,放心不下女儿女婿,她不得不拖着老身来到女儿家悉心照顾他们俩,没想到这一照顾就是10多年。

  自2000年,二女儿丈夫的腿麻木后,朱婆婆就开始来到二女儿度敬生家里帮忙照顾女婿。2012年9月,二女儿又因为脑充血瘫痪在床。朱婆婆就开始照顾两个瘫痪在床的病人。

  昨天上午,在咸安区东门路12号,记者见到了朱婆婆和她的女儿度敬生。度敬生今年50多岁,虽躺在床上已经有4个多月了,可是床上没有任何异味,人也很精神。说起母亲,度敬生叹道:“妈妈真的太不容易了,每天帮我换洗,喂我吃饭。”

  “婆婆很不容易,以前是照顾女婿,后来女儿女婿一起照顾,可从来不到社区提要求。”社区工作人员说,朱婆婆的女婿以前还有1000多元的工资,老人自己舍不得吃喝全用在女儿女婿生上。现在女婿过世了,老人和女儿就断了生活来源,生活得十分艰难。

  以前,老人的其他儿女也提出接老人去享福,可老人舍不得扔下瘫痪的女儿女婿。朱婆婆说:“我怎么能扔下女儿不管呢?有我一口饭,我就不能让她饿着。” 

  坚强女子黄艳香:捡废品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丈夫不幸患病去世,体弱多病的她不仅要偿还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还要抚养两个女儿。温泉希望桥社区居民黄艳香,自身体弱多病,但她却靠捡废品撑起一个破碎的家。

  今年57岁的黄艳香,患有风湿病、颈椎病、脑血栓等多种疾病,每月要吃300多元的药稳定病情。6年前,黄艳香的丈夫患尿毒症去世,不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欠下3万多元的债务。对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黄艳香,既要抚养两个孩子,又要还债,谈何容易?

  困难面前,黄艳香没有退缩,她萌生了捡饮料瓶,捡废纸卖钱的念头,这样不但不需要成本,而且还能及时把废品换成钱。说干就干,黄艳香强忍失去丈夫的悲痛,提着蛇皮袋穿行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捡起了废品。

  这一捡就是6年,除雨雪天气不出门外,一年365天,黄艳香每天都会出门捡废品。早上吃碗稀饭就出门,中午把蛇皮袋里捡满的废品送回家中,随便吃点剩饭又出门了,晚上天黑了又背着一袋子废品回家。大街小巷有多少垃圾桶,黄艳香能一个不漏的说出。

  靠捡废品,黄艳香一天下来会有10多元的收入。有一次外出捡垃圾,因为营养不良,黄艳香昏倒在路边,被好心人送到医院,昏迷6天后才苏醒过来。黄艳香回到家中,又拿起蛇皮袋继续上街。

  6年时间里,黄艳香不仅靠捡废品供两个女儿上学,而且还了1万多元的债务。这几年她头上的白发增添了不少,但每当看到两个懂事的孩子,她觉得生活是幸福的。

  大爱老夫妻:微薄退休金供养一双侄儿女上学

  一栋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式楼房,不足60平米的小套间,走进温泉金叶社区吴学金和徐怀元老两口的家中,似乎回到了20年前,感觉不到任何现代家庭的气息。唯有墙上的几张奖状,为这个有些灰蒙蒙的家增添了几分色彩。     

  老两口每个月的经济收入只有吴爹爹一千多元的退休金和几百元的低保金。早年爹爹的弟弟去世的早,当时已经年近6旬的两位老人却毅然决定将弟弟的两个孩子接过来,将他们抚养成人。

  受吴爹爹早年参军经历的影响,侄女现在也成为了一名军人,去年更是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侄儿现在也正在读高中,这一双争气的儿女是老两口最大的欣慰。只盼望着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他们长大成材回报社会,报答多年来好心人对家里的帮助。

  去年七月,已经72岁的徐怀元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没过两个月,77岁的吴学金也被查出胃癌晚期,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由于吴爹爹病情过重,目前已被送回乡下亲人家中照料,只剩下徐怀元独自一人在家。中风留下的后遗症使得徐怀元行动不便,一日三餐只得依靠社区义工及街坊邻里的照顾。

  “爹爹没生病的时候,只要社区组织义务劳动活动,总是积极参加,婆婆也喜欢自己种些蔬菜送给街坊四邻。”社区副主任李晚霞说,虽然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他们总是尽己所能的为社区这个大家庭奉献自己的力量。(策划:袁立新  采写:葛利利  吴青朋  徐育军  胡莹)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赤壁市一商铺因熏肉不慎引发火灾
下一篇: 赤通公路雪峰山段限速路还是罚款路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