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眼下正值柑橘成熟期,果农们迎来丰收季、进入采摘季。与以往肩挑背扛地转运柑橘不同,在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果农们正尝试运用科技代替人工来完成这些“累活”“重活”。
初冬时节的巡检镇,4.5万亩柑橘挂满枝头。承担转运工作的“小火车”和无人机,成为果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上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以来,乡亲们因丰收硕果而致富,但每到柑橘采摘时期,繁重的转运工作让人叫苦不迭,“磨破了肩、扛弯了腰、爬酸了腿”成为老一辈果农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峡口社区橘园种植户杜波说:“我们的橘子都种在高山上,山势非常陡峭,路也不好走。我们以前采橘子都是人工用背篓背,一个人一趟也只能背70、80斤,来回一趟一趟地背,非常辛苦。”
如今,当地果农用上了山地轨道运输车,如“小火车”一般在果园平稳穿梭,不仅占地少,还转弯灵活、操作方便。空筐子去、满筐子归,仅用时4分钟,就能将十多筐重量达500多斤的橘子,从海拔450多米的果园运到打包装车的平台。杜波说:“这个‘小火车’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一次可拉500多斤橘子,相当于8个人同时进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用工成本,保障了工人安全。”
不只是山间运输轨道,在当地,还有果农正在探索空中运输航道,利用无人机转运柑橘,助力柑橘快速“出山”。
“新农人”郭正发就是巡检镇探索让柑橘坐“飞机”的第一人。自2018年购买无人机对橘园开展空中防管作业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设备迭代更新,无人机的载重量也逐年增加。从喷洒作业到运输肥料,郭正发的无人机换了一代又一代。他说:“后来我想了一下,无人机能载100斤肥料,那么也可以运输橘子。以前不用无人机时,这一块橘园每年要请20几人摘橘子,专门安排5个人背橘子,需要40多天。现在用无人机运输以后,同样是一块橘园,只需要10人左右,30多天就可以摘完。”
“小火车”循轨而上,无人机腾空而起,柑橘乘上“火车”、坐上“飞机”后,田间运输效率成倍提升,这得益于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
近年来,巡检镇聚焦柑橘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在柑橘种植与管护领域全面推广科学化、技术化、智能化模式,还聚焦果农所期所盼与实际需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为鼓励科技落地应用,果农引进山地轨道运输车时只需承担60%的建造成本,剩余40%的投入则通过申报国家农机购机补贴项目予以解决。目前,该镇已有6户果农正在探索无人机转运,100多户果农已经正式启用山地轨道运输车,轨道总长度达13000多米。
记者:龚良杰/刘江/王新雨|见习记者:楚欣懿
编辑:但堂丹
8日,咸安区向阳湖镇广东畈村十六组,聚友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桃园基地,村民为30亩新栽种的桃树打嫩枝。
由范元导演,陈永胜、林博洋、邵兵、丁柳元等主演的电影《你是我的英雄》正在上映。
参加专业培训、购买设备等费用由队员自筹,现有队员23人,其中持有国家应急救援员证件5人、救护员证20人、特种车辆及重型机械...
至此,一起长达32年涉400余名村民和5500亩林地的合同纠纷,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妥善得到化解。
有了组级集体经济后,不仅保障了村湾党支部的正常运转,还投资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休闲设施,村...
影片以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用步步惊心的灾难营救和催泪动人的温馨情感,真实还原出这支救援队舍己救...
作为护林员,非但没有履行好护林的本职工作,反而售卖所护山林的树木。6月15日,咸安区贺胜桥镇某村护林员王某被咸安警方成功...
现在,全村30余户村民种植苗木200余亩,收入达100多万元。
至此,一起长达32年涉400余名村民和5500亩林地的合同纠纷,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得到妥善化解。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升明、李益多报道:清幽幽的长港河在村前缓缓流过,岸边,是清一色竹篱笆围起来的菜园,时令蔬果长势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