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沃野丰收。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的种植基地里,红薯迎来了今年首次丰收,村民忙采挖、企业忙加工,呈现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的红薯种植基地
“今年红薯种了四亩八分田,已经挖了一万多斤了,估计还可以挖二万多斤。”11月11日,太平镇枞阳坡村村民于克松手拿丰收的红薯,笑呵呵地说起红薯产量。今年是他种植红薯的第一年,挖出最大的一个红薯有9斤,而且种植红薯投入少,这让他充满信心。
一筐筐新鲜采挖的红薯被运往当地的红薯加工厂,经过称重、清洗、粉碎、渣浆分离等工序后,变成了白净干爽的淀粉。
平镇枞阳坡村红薯加工厂
红薯制成的淀粉
“1万斤红薯可以出1500斤淀粉,然后制成1200斤粉条。按每斤10元钱计算,收入12000元。”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龚正林介绍,红薯作为一种常见且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在许多地区都有广泛种植。以往,红薯大多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价格相对较低,农民的收益有限。今年初,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过深入分析和综合考量,决定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将50亩烟田改种红薯,并建立了加工厂提高红薯的附加值,带动1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之前我们都是在外面务工,现在村里有了加工厂,实现家门口就业,收入多劳多得,平均每天有200多元,还可以跟着村里种红薯,生活一定能越来越好。”太平镇枞阳坡村六组村民黄孝礼说。
红薯制成的粉条
“目前,村里的红薯亩产8000斤左右,每斤5角钱,老百姓每亩就有4000多元钱的收入。工厂也在全力赶制红薯粉供应市场。”鹤峰县太平镇枞阳坡村党支部书记龚正林说,以薯粉为基础,工厂将进一步开发受市场欢迎的农产品,增加面条、米粉、玉米粉等食品加工种类,拓宽销售渠道,确保红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红薯变薯粉,不起眼的红薯正通过精深加工的转变,开启了一条致富新通道,为当地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作者:伍洋 向申荣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有理有句】跨越山海“破风”,携手同行“逐浪”
下一篇:
湖北通城:亩产5000斤 紫山药喜获丰收
正值新年,清风细雨,天气微凉。值得一提的是, 2019年,村子里开工建设了一个竹器加工厂, 2020年6月建成,同年10月8日正式...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江世栋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沈强9月3日,记者走访了咸安区大幕乡双垅、西山下、泉山口、金鸡山4个去年刚脱...
9月5日,赤壁市茶庵岭镇中心坪村楠竹加工厂,当地农户正在车间里加工楠竹。
竹篓、竹包、竹花瓶、竹笔筒……3月27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大幕乡双垅村的竹乡情竹艺加工厂,工人们正在为竹根抛光,一旁的竹货...
咸宁网讯(记者郭蓉 通讯员李颖鹏 明聪)5月24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咸安区分局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联合咸安区向阳湖镇及北岭村...
“我们以前在外地打工,不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小孩,到德睿这边来上班后,离家很近方便照顾,自己的工资也能养家糊口,同时公司...
日前,崇阳县高枧乡中山村富硒绿色豆制品加工厂,工人们在制作豆腐、豆油皮、油炸豆腐等。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正锋特约记者...
目前,七彩服饰加工厂已投资600多万元,流转土地400多万平方米,建标准厂房2500平方米,引进先进设备10台(套),提供就业岗...
赛丰村拥有楠竹1万余亩,近年来通过引进竹器加工厂、颗粒料厂等,一方面向村民收购楠竹提高竹农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另一方面...
10月30日,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大坪村竹加工厂,村民正在对机械加工出来的竹条进行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