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省内新闻 >> 正文

一年新增300多个“10万元村”!天门怎么做到的?

来源:天门发布 时间:2025-01-02 17:07

2024年以来

天门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摆在重要位置

相继探索资源开发、能人引领

招商带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

服务创收等多元化发展路径

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实现“双增收”

天门市张港镇茶店村引进蔬菜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银斌 摄)

截至2024年11月底

天门市新增305个

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的

行政村(社区)

“10万元村”累计达到488个

占全市村(社区)总数的82.29%

天门市彭市镇王桥村引进经营主体,发展菊花种植,实现村集体增收。(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银斌 摄)

天门市多宝镇大众新村:
居间服务让农企省心更省事
自动育苗播种机有序运转,工人将穴盘放入机器,点穴、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冬至时节,位于天门市多宝镇大众新村的铭禾公司“育苗工厂”格外忙碌。

“育苗工厂”育苗忙
铭禾公司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种植蔬菜1万多亩,年产蔬菜5万吨。仅大众新村,就有2200多亩农田流转给铭禾公司。
“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推行耕地成片流转,实现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稳定增收致富。”村支书徐伦娇说,2024年探索实行居间服务改革,村委会当好铭禾公司和流转农户的中间人,获得一定收入,再加上分红等其他收入,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
每年,铭禾公司发放给大众新村农户的土地流转费用就有200万元,少的三五亩,多的十余亩,涉及近300户农户。“往年,都是农户到公司领取,财务逐一发放,非常烦琐,现在有村委会帮忙,我们省了不少心。”该公司负责人说。
五组和七组管组干部龚忠伍当起“服务员”,从铭禾公司领取花名册和土地流转金后,再分别发给109户农户。会用微信的村民,他直接转账;碰到不会用微信、行动不便的老人,则取出现金,挨家挨户送过去。
铭禾公司用工量巨大,高峰期每天需要200多人,村委会又当起“媒人”,帮着企业招工。

农户在铭禾公司务工

“有人质疑,村委会当中介,岂不是占了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便宜?其实不然。”徐伦娇说,种田的人年纪大了,种不了又租不出去,经营主体想来包田,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农户,一个个谈又太麻烦。村集体经济组织介入后,农企双方既放心又省事。
2024年以来,多宝镇持续推广“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鼓励21个村通过小田并大田、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取一定收益,让村集体和农民享受农业产业化发展红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肖杨 通讯员陶亮、黄淑云)
天门市黄潭镇:
六条路径壮大集体经济 村村收入超十万元
“土地流转居间服务费4.5万元、投资收益5万元、闲置资产出租收入8万元……”2024年12月24日,盘点一年账单,黄潭镇水府庙村党支部书记吴卫军笑逐颜开,“2024年村集体收入已达24.8万元。”
水府庙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并不是一枝独秀。据了解,截至目前,黄潭镇2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17个村首次突破门槛。
 

黄潭镇七屋岭村入股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通讯员 刘银斌 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村集体经济过10万元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黄潭镇以“村组织有凝聚力、村集体有活力、村民有稳定收益”为目标,因村制宜、多法并举,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马家直河村,成片覆着白色地膜的蔬菜种植基地蔚为壮观。“永辉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流转500多亩地发展粮食、蔬菜种植,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马鹏举笑着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截至2024年11月底,已入账142887元。” 

 村党组织牵头进行土地集中流转、收取一定的服务费,高效链接农业农村需求侧与供给侧,实现农户、村集体、市场主体三方受益。2024年,黄潭镇各村通过这种土地流转“居间服务”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99.7万余元。
“零散土地适度化调换、协调矛盾、招工,这些都由村里出面解决,我们专注自身发展,省心很多。”永辉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小兵说,“接下来准备继续扩大流转规模。”
窑台村2组,一个小塘堰为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增色不少。“以前这里闲置着,垃圾遍地,村里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整修改造,现在承包给村民养鱼,村集体有了收入,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窑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明高介绍。
“20亩机动地、15亩鱼塘、一处建筑资产……”窑台村人多地少,村“两委”通过“三资”清理,把家底盘得“底儿清”,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让村民或市场主体开发经营,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多年稳定在10万元以上。
据悉,目前,黄潭镇已探索土地流转增收、资源开发增收、能人引领带动增收、招商带动增收、政策扶持增收、入股分红增收等六条路径“造血”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镇2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累计余额1283.6万元。
如今的黄潭镇,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农旅融合欣欣向荣,农村发展更有后劲。“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鼓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成立劳务公司、抱团发展等,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实现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述明)
天门市岳口镇青华寺社区:
组建劳务公司助力集体增收
“2024年以来,青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为社区增收12万余元,社区集体收入达到17.9万元”临近岁末,天门市岳口镇青华寺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万波算过账后,不禁喜上眉梢。
过去,青华寺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物质资源不足、人多地少、社区发展受限。刘万波说,立足辖内企业多的资源优势,去年5月通过构建“党支部+公司+群众”的组织方式,鼓励居民以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由村干部领办成立青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公司以提供建筑劳务服务为主,涵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派遣等。同时,我们还在社区挖掘和培育劳务带头人10余人,建筑类务工人员38人。”刘万波说,结合市场化运营实际,积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配套建立资产运营、财务监督、收益分配等机制,鼓励2名村两委成员通过兼职方式参与公司管理。

劳务公司组织人员提供劳务服务

为了让集体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该社区以服务企业为载体,立足剩余劳动力及资源,整合开展劳务用工等服务,带动居民增收。2024年以来,共带动143户居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超9000元。同时,还推行积分制运用,将村民参与公司劳务、村级事务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积分量化,年终进行兑换。
“在劳务公司务工,一年下来增收1万余元。”青华寺社区居民刘飞说。
刘万波介绍,劳务公司还与居民通过劳动力入股分红、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收动力更加强劲。探索实行“5311”(50%用于公司经营运转,30%用于入股分红,10%用于积分兑换,10%用于民生公益事业)利润分配机制,按比例向股民分红,加快实现集体增收与群众增收“双向奔赴”。
“我们同步与市镇两级相关业务部门、用工企业联合举办技能培训班,提升居民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培养企业所需技能工种。”刘万波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肖杨 通讯员 张正德、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飞)
天门市蒋场镇饶场村:
小田并大田 并出新财路
初冬时节,天门市蒋场镇饶场村田间,大型农机正在开沟、起垄,为土豆播种做准备。这样火热的生产场景,是该村“小田并大田”改造后带来的新景象。
饶场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3340余人,耕地面积4916亩,以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村集体增收动力不足。
转机出现在2023年9月,饶场村被确定为小田并大田省级试点村。“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村支书张业祥介绍,饶场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小田并大田,顺利完成并田3000亩。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坦途。习惯了分散耕种的农户心存顾虑,有人怕田埂没了,找不到自家地,有人担心流转费打了水漂……饶场村妙招频出,将心怀顾虑的村民纳入小田并大田工作专班,先让他们吃透政策,算清经济、感情、政策几笔账,再由他们去做群众工作,效果立竿见影。
合并完成后,田埂垄沟复耕、废弃沟塘翻新、生产道路整合,让边角地重新焕发生机,规模化与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跃升。“通过小田并大田,村集体耕地面积增加30多亩,发包后每年增收约2万元。”
如今的饶场村,田间已“改头换面”,小并大、短变长、弯取直,自然地块由此整合,耕作地块越发规整。张业祥说,农业机械化率明显增加,亩均投入成本也随之下降,生产资料投入与农机作业费用明显减少。
小田并大田让农民挣脱土地束缚。村民既能拿流转费,又能在合作社务工,还可安心外出挣钱。此外,村集体也有了新“财路”,除了新增耕地的发包收入,村集体每年可从土地流转中分得15万元。
张业祥说,将进一步深挖规模种植的优势,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高效种管模式,让广袤田野孕育更多新的可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肖杨 通讯员万义强、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磊磊)
天门市九真镇石李新村:
资源规范发包 年收益增加6万元
“得益于清理整顿村级水库发包合同,现在高家汊水库的发包终于规范了,水库5年的承包费用已经入了账。”2024年12月18日,天门市九真镇石李新村负责人石云刚高兴地说。
2009年,该村对高家汊水库进行发包,承包期限30年,每年承包费2000元,以此增加村集体收入。但由于承包期限过长、承包费用过低等因素,近年常有群众投诉。
“过去,大家观念落后,不清楚这样签合同的后果,其实损害了村集体利益。”石云刚说。
2024年,在九真镇纪委指导下,该村与承租村民协商,走“四议两公开”程序,终止原来的合同,重新丈量水库面积,将承包期限缩短为5年,年承包费用增加到5600元,并按照规范重新签订承包合同。
“村集体资源发包不规范,不仅会导致村集体收益流失,还会让村民失去发展信心。”九真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龚承涛说。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发包合同,石李新村对全村水库发包合同开展专项清理,逐一核对每一份发包合同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上登记的资产、资源数量,再与水库承包人一一座谈,详细调查每一份合同的内容、履行情况。
随后,对水库发包存在问题的合同进行筛选,依据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对面积存在出入的水库进行重新丈量,对发包不规范的合同及时终止并重新发包,对承包时限和价格也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该村沉岛湖水库面积为251亩,原承包期限为30年,承包费用仅为每年2000元,重新发包后,沉岛湖水库的承包期限缩短为5年,承包费用增至每年18000元,且一次性到账。
“通过清理规范村级水库发包合同,村民满意了,心也敞亮了,不仅如此,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余元,2024年达到137万多元。”石云刚边算边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肖杨、天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一篇、陈铁健)

来源:天门发布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奋斗者的故事 | 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