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训前)4月22日,记者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获悉,湖北再添3种两栖动物新记录。
湖北博得生态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两栖动物资源调查时,发现3种两栖动物新记录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我国动物学核心期刊《四川动物》。这一文章的正式发表,为我国两栖动物研究增添了宝贵资料。
科研人员此次记录的3种两栖动物分别为中华湍蛙、贵师掌突蟾和桑植角蟾。据介绍,这3种两栖动物是湖北新记录种。研究发现,贵师掌突蟾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该物种的分布记录,而且将其已知分布范围从湖南省西北部扩展至湖北省西南部。此外,中华湍蛙的已知分布范围也向北延伸至湖北省西南部。
湖北博得生态中心负责人李辰亮表示,此次发现的3种两栖动物新记录种,丰富了我国两栖动物多样性,为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更多依据。
据了解,两栖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在两栖动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此次发现的贵师掌突蟾、中华湍蛙和桑植角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两栖动物研究的发展。
编辑:但堂丹
此次再度上榜央视《地理中国》,不仅是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
如在野外发现珍稀保护动物,请及时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或拨打110请求支援,不要私自将其带回家中或私自售卖。
作为冲顶测量负责人完成中国—尼泊尔珠峰高程测量国家任务,成果获评当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在三叠纪大型脊椎动物、奥陶纪生命大爆发事件等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北省地质局科研团队在远安...
2022年,推动该所人工智能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光谷成立。
咸宁网讯通讯员皮道琦、张海丽报道:6月7日,高铁岭镇11个村(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这次党史知识学习和实...
日前,北方昆曲剧院集结业界精英打造的原创当代昆曲《李佩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全球首演。
通过建立“技术研发—本土验证—国际推广”的创新链条,中国江豚保护的技术和公益经验将从长江走向亚洲湄公河、伊洛瓦底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导的“长江鲟自然繁殖试验”取得重大突破: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首次在赤水河实现...
咸宁网讯通讯员吕蓉报道:7月29日,从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海沧论坛上传来喜讯,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创作的《“小龙女”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