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在湖北荆州公安县孟家溪镇黄金堤村的淤泥湖团头鲂苗种产业基地,一场充满希望的“水上耕耘”正火热展开。数万尾银光闪闪的鱼苗,从现代化的育种车间欢快地跃入广袤水域,在粼粼波光中,播撒下了丰收的希望。
走进基地鱼苗孵化环道,数万尾刚破卵而出的鱼苗在循环水系统中灵动地游弋。技术员陈恭海正俯身仔细检查鱼苗的长势,他满脸自豪地介绍:“今年这批鱼苗体质格外健壮,颜色鲜艳,生长能力远超一般鱼苗,生长速度也快,特别适合喂养。”
不远处,孵化池里稍大一些的团头鲂鱼苗穿梭往来,宛如一群灵动的精灵。工人们正忙碌地将鱼苗装入氧气袋,经过充氧处理后,这些鱼苗将被销售给前来采购的养殖户。
养殖户万端富就是其中的一位老客户,他兴奋地说:“我已经连续在这里买了很多年鱼苗,今年一口气买了七八十万尾。他们家的鱼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在养殖户中口碑极佳,特别受欢迎。”
淤泥湖团头鲂苗种产业基地的鱼苗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得益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凭借体型优美、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蛋白质含量高等显著特点,该基地于2011年成功获批省级团头鲂原良种场。基地以淤泥湖天然水域这一得天独厚的“基因宝库”为依托,持续开展原良种亲本引进、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工作。
基地负责人袁龙虎介绍道:“我们每年都会从淤泥湖种质生源生态库精心选育1000组亲本,通过人工精心培育后,再挑选出优质成熟的个体进行人工繁殖。亲本繁殖三代之后,我们会果断进行淘汰,以确保种质的纯正。”
淤泥湖作为团头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团头鲂苗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2008年以来,公安县以淤泥湖为核心,大力推进团头鲂专养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5000亩的专养基地,年育苗量超过5亿尾,其中团头鲂苗种达8000万尾,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团头鲂原良种场繁育中心。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淤泥湖团头鲂苗种产业基地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科技创新。近四年来,基地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产业升级,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基地建成了200亩标准化池塘、2000平方米现代化繁育设施和500亩生态化尾水净化区,并引入了智能水质监测、鱼病预警等先进系统,有力推动了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在从传统渔业向现代种业的跨越式发展中,淤泥湖团头鲂苗种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振兴之路。如今,淤泥湖团头鲂不仅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还斩获“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成为享誉全国的渔业金字招牌。
展望未来,公安县团头鲂苗种产业基地将持续加大科研与基建投入,计划扩建智能化繁育设施,力争实现年产10亿尾鱼苗的目标。同时,公安县还将新增200万尾生态鳜鱼苗种生产线,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繁育、推广于一体的区域性水产种业高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杨飞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北枝江:社会化服务破解水产业“小、散、杂”难题
12日,嘉鱼县陆溪镇康丰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农人在生态果园采摘八月灿。
通过介绍和考察,开源证券对我市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优惠的招商政策给予充分肯定,并与市国资委、咸宁高新区就相关事宜进行...
要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资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咸宁历史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四好农村路”285条755公里,串联起全区内79个大型农村产业基地,有效实现了原料运得进、产品输得出...
”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四好农村路”285条755公里,串联起全区内79个大型农村产业基地,有效实现了原料运得进、产品输得出...
连日来,崇阳县港口乡游家村村干部和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栽种茶苗,整地挖沟、插苗覆土、铺设喷灌系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
3月5日,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中药材产业基地里,村民们正熟练地修剪金银花枝叶,远处成片的白芷与油茶交错生长,勾勒出一...
一张张预制管片从车间运出,厂房内焊花四溅……2月21日,走进位于嘉鱼县武汉新港潘湾工业园的中铁科建武汉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赤壁市神山镇莲塘村产业基地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65万元,现种植猕猴桃、黄桃、蓝莓,基地建成后每年为莲塘村增加集体经济收...
咸宁网讯记者阮智愚报道:11月27日,京东物流供应链(咸宁)产业基地项目签约活动在咸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