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澴川大地万物繁茂,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机械轰鸣的车间内热潮涌动,焊花飞溅的智能化生产线昼夜不息,拔节生长的产业园区塔吊林立……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一处处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勾勒出一幅“千帆竞发”的奋进图景,响动着铿锵前行的发展足音。
今年以来,孝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越、空间要素充足、产业配套完善、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抢占发展制高点、塑造产业新优势,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汉襄宜“金三角”重要支撑、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
6月10日,孝感算力产业园内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园区建设正处于冲刺阶段。
作为一个总投资超50亿元,由3D科学计算中心、设备生产制造中心、通信基带芯片研发销售总部三大功能板块组成的高精尖项目,自开工以来便以“加速度”刷新“进度条”。
在项目首个建成的功能区——3D科学计算中心,12台3D科学计算机排列有序,庞大的计算机正高速运转。3D科学计算中心自4月投产以来,迅速对接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及生物医药企业,已实现算力订单近1亿元。
“从2024年4月开工,到今年4月投运,仅用了不到1年时间。”孝感算力产业园项目总监杜康介绍,项目正按节点加速推进,预计今年8月底整体竣工交付,力争年底实现设备全面进场、调试运行。
这样的“速度与激情”,同样在多个“项目战场”同步上演。
在楚能新能源(孝感)锂电池产业园电芯工厂以创新引领发展,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推动新能源技术革新。(全媒体记者李文勇摄)
在孝感临空区,楚能新能源孝感锂电池产业园内热火朝天,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超500亿元;在汉川,总投资173亿元的五洲特纸的浆纸一体化项目加速推进,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00亿元;在孝南,总投资100亿元的婺商华中精密制造项目建设正酣,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密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大项目接踵推进,发展脉动愈发强劲。当前,一个个项目正在孝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孕育出一个个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源”。
近年来,孝感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铺天盖地”的好项目招引“顶天立地”的大项目,谋划和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支撑和拉动力强的优质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重点项目的高品质也愈发凸显。我市大力实施投资扩量提质行动,高标准谋划一批百亿级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思朗算力、双环科技等一批亿级重大项目,推动楚能新能源、应城鑫合达等一批企业冲刺百亿元。
“新”,正成为孝感工业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主题词。
当前,孝感以“三线并进”战略布局产业版图:推动纺织服装、纸卫包装等传统产业“发新芽”,加速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生强枝”,超前布局算力等未来产业“育新苗”,发展含“新”量十足。
——传统产业加速焕发新生。
名仁纺织二厂自动络筒机生产线上,工人正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全媒体记者焦志新摄)
在名仁纺织等企业的带动下,汉川市90%以上的纺织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累计投资40余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购置先进设备1300多台(套),产量提高20%以上,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金凤凰纸业、双环科技、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湖北)智慧产业园等一批行业龙头也通过技术改造、建智慧工厂,实现扩能提质增效。近三年来,孝感累计实施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改升级项目1000余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扩圈”。
在孝感,一批“星光闪耀”的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明星企业正以破竹之势向“新”生长。
华工高理锚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赛道,开发出一批“专精特新”产品,PTC加热器占国内市场六成份额,温度传感器占全球市场七成份额;华工正源的光猫出货量居全球首位;东电化的微型放电管占全国市场65%;航天三江手握一批新能源和无人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持续为孝感制造业赋能……新兴产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扎堆”涌现。
——未来产业正萌发新苗。
借力最强大脑,年产1500台的“天问”机器人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孝感,与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飞恩微电子年产600万只压力传感器项目形成产业链配套;聚集思朗科技、联光元和、近观科技、德睿光电、元臻微电“五朵金花”,正全力攻关新型光通信、星地通信系统等一批“卡脖子”技术,3D科学计算中心探索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埃克塞尔集团AI智能半导体产业园等一大批格局型项目加快落地、扎根……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我市奋力推动纺织服装、纸(卫)塑包装、盐磷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迈向制造业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培育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战略新兴产业,抢抓新赛道风口,科学前瞻布局北斗、氢能源、算力、白激光等未来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激活产业新动能。
5月22日,在“代办秘书”魏能亚的帮助下,湖北久源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娜花了20分钟完成网上资料填报。2个多小时后,该公司就拿到了“五证”,投资3亿元的豆制品生产加工项目顺利开工。
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3个月,让杨娜很惊喜:“感觉被推着向前赶,干部全程帮办代办,基本不用企业操心!”
营商环境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五证同发”审批改革工作,自2021年首次推行“五证同发”至今,已助力608个工业项目实现“零等待”开工,撬动投资1656.58亿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能缺少。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紧盯重点突破攻坚,持续擦亮“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以营商环境的严标准、高成色、硬品牌,赢得了企业的“好口碑”。
在安陆,添涂科技新材料项目从考察到签约仅用3天;在云梦,东霖木业生产项目,建设周期比计划缩短200天;在应城,拥有多个世界领先头衔的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上、地下同时施工,已顺利并网发电;在汉川,总投资12亿元的湖北保沣制盖项目,签约17天即开工建设,9个月后开始试生产……
恒安纸业以昂扬的气势、奋进的姿态投入生产。(作者:杨莉 )
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推进到哪里。市级负责人当服务企业“大掌柜”,70个市直部门包保114家市本级工业企业,组织开展产需对接活动50余场,帮助企业加强协作配套、开拓本地市场、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银企对接活动,22个项目获贷26.2亿元;落实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向64家企业放贷1.5亿元,授信户数通过率达到44.5%,居全省第2位。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分年度培育产值过百亿元、过50亿元、过2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聚焦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建立优质企业雁阵梯队。
紧锣密鼓的干事创业节奏下,“工业立市”战略扎实推进,“骨架”日益稳固,“血肉”愈发丰盈——
今年1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净增93家,净增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孝感纺织服装正大步迈向千亿产业,楚能新能源、新都化工、中一科技、华工高理、恒安纸业、金凤凰纸业、五洲特纸等一批产业龙头加速挺进50亿级、百亿级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加强劲有力。
(记者 焦志新)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国庆70周年庆典上的2.7万个观礼位原来是这样来的
下一篇:
咸安永安街道:“银发合伙人”互助养老, 打造家门口幸福圈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新当选的中国财政学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长彭程在介绍开发性PPP阶段性研...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资源和乡村资源,整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公园,已建成天城茅井养生小镇、铜钟野樱花天堂小...
咸宁市统计局梅志刚经过历年建设,全市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但工业发展还存在五个关键短板,必须通过转型...
记者: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建设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其中,壮大企业主体重点围绕两个方面着力,即在传统产业方面,要通过...
没有产业支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全生命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近年来,该乡始终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实施民宿青山行动,在幕阜山沿线、蔡墩片和环青山水库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带,带动民宿旅游遍地开花。
市领导杨良锋、吴刚、吴晓波、李丽、熊享涛,咸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福卿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