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武汉东湖听涛泳场碧波粼粼,市民“扎”进清凉湖水中戏水解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乐克、汪菁华、通讯员李伟、实习生叶王凤)湖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近日联合发布《2025年7月份湖北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分析指出,7月我省自然灾害总体风险形势复杂,呈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汛期尾期与暑期叠加”特点,局地或出现暴雨洪涝与阶段性干旱并存现象,地质灾害进入易发期,防灾减灾压力明显加大。
据悉,此次风险研判由省防办、省应急厅牵头,联合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交通、林业、农业等十余部门开展专题会商。报告显示,6月全省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累计出现6轮强降水过程。7月湖北仍处主汛期与梅雨期尾声,预计全省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3成,平均气温偏高1~1.6℃。尽管总体降水减少,但受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强对流和阶段性暴雨洪涝风险仍需警惕,同时也可能出现高温引发的阶段性干旱。
报告强调,需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强化极端气候监测预警、水利设施隐患排查及泄洪排涝通道保障,严防城市内涝、山洪、农田渍涝等叠加风险。
截至6月底,省内共上报地质灾害24起,道路灾情4起。结合历史趋势和7月降水预期,报告指出,鄂西南山区、鄂东南及鄂东北丘陵区滑坡、崩塌风险较高,江汉平原局地存在地面塌陷可能,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亦存在因水位变化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得益于6月多轮降水,林区可燃物含水量充足,全省森林火险等级预计维持在低度(一级)。但进入暑期,户外活动增多,野外火源管控压力加大,局地高温亦可能抬升火险等级。报告建议抓住非防火期有利时机,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加强防火宣传巡护,严防人为火源。
当前农业生产正值“双抢”与作物关键生育期,极端天气易致农作物渍害与病虫害叠加,需加强田间管理与气象监测。交通方面,山区公路、隧道、桥梁等设施要防范暴雨引发的塌方、滑坡与涌水风险,及时整治隐患,确保出行安全。暑期旅游旺季临近,报告要求旅游景区强化临水、临崖区域和涉水项目安全管理,遇极端天气要果断关停、及时疏散游客,严防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7月2日,我省“火炉”模式已经开启,大部分地区晴朗,湛蓝成了天空的主色调。受副热带高压持续强势控制,我省最高气温进一步加码。7月3日10时,大冶和黄梅已热至全国前十。截至15时,全省近9成县市最高气温平或超35℃,鄂东南、襄阳以及宜昌局部的20个县市突破37℃。其中,保康气温最高,达38.6℃。
继6月30日至7月2日发布高温黄色省级预警后,湖北省气象台7月3日14时46分发布高温橙色省级预警:预计7月4日白天,除神农架和恩施高海拔山区外,我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其中十堰、襄阳、随州、宜昌、孝感、仙桃、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咸宁等地可达37℃以上,局地40℃以上,请注意防范。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新政实施6天 天河机场日均查收约1500个充电宝 “禁飞”充电宝定期由环保公司处理
下一篇:
这些商界大佬,为何频现湖北?
汛情就是命令,作为咸宁市唯一的地质工作专业队伍,湖北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湖北省咸宁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认真肩负和积...
近日,咸安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桂花镇盘源村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有效增强了村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应...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区政府办紧盯百姓安全,消除地质灾害10处,消除重大隐患10个,共计投入1000余万元。
”毛文瑜说,目前已对全县35个不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预警监测装置,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测预警,确保能够实时发现并及时处...
咸宁网讯通讯员廖雄起、胡伟帆报道:近日,崇阳县青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联合青山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在青山镇石垅...
2月1日, ,为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根据全省、全市调度会要求,市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
咸宁网讯通讯员简臣杰报道:8月22日,来自长江大学资环学院的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公益宣讲团的老师和同学们为崇阳县港口乡的党员...
当前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加之寒潮、大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影响,湖北地质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
我市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优化双控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隐患点+风险区”管控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咸宁...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甘肃省气象局于2025年7月3日14时50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月3日15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