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常少华
8月16日,武汉暑气未消,2025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汉超),给这个夏天又加了一把“火”。
才开赛两天,汉超不仅踢出了足球的血性,还踢出了城市的韵味。
16日的揭幕赛上,江夏区对战经开区,共有46780名观众来到现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第二高纪录。8月17日,汉超在武昌、汉口、汉阳三大赛区全面开战,4场激烈角逐共进25个球,把武汉人“不服周”的豪气写满球场。场内场外,踢球的是群众,看球的也是群众,用三个词形容,就是热闹、简单、快乐。
从发布消息到正式开赛,武汉只用一个月就迅速集结起16支城区球队和8支高校校队,并号召起全城市民的广泛响应,这离不开武汉的足球底蕴、球迷基础以及经济实力。
在武汉,足球不仅是竞技,还是生活。1898年,武汉建成第一个标准足球场,到如今,无论是卧虎藏龙的新华路体育场,还是青少年宫足球场、塔子湖体育场、江滩足球场等,时时刻刻奔跑着热爱足球的武汉人。这里既走出了一代代足球名将,也把足球青训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从政府到市民,从孩童到老人,从的士司机到企业家,无论阶层、职业、年龄、性别,这里的人喜欢踢足球、喜欢看足球,街坊邻里、报纸杂志都爱讨论足球。这是武汉的传统,也是武汉的特色。
正是因为这片土地有着良好的足球氛围,所以汉超一经开赛就自带武汉这座城市的气息和特质。无须多说,麻利开搞,敢拼敢赢,火气冲天!汉超比的不仅是技术,还是一股子劲头,把九省通衢、大江大湖的城市性格耍到位了,把武汉人的直爽和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你此前如何想象汉超,汉超都会以它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它无须刻意定义,就在这里,在群众之中,它有它自己的味道。这味道来自这个城市最日常的烟火气,来自每个热爱足球的武汉人,来自这里的街头巷尾、山川风物,更来自这座城市久经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底蕴。让足球回归体育,回归人本身,是这场赛事的最大意义。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在赛事中体味到快乐,体味到生活,也体味到城市和人的幸福联结。
作为一个城市联赛,汉超也许算不上足球界的“豪门盛宴”,但它的食材和佐料全都是土生土长的,就像藕汤和菜苔,只有本地产,才是那个事。汉超有汉超的“搞法”,汉超有汉超的味道!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武汉金山软件园开园
下一篇:
筑巢育雏被全过程记录 一对彩鹮情侣在崇湖“安家”
16日,记者在赤壁市体育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涂装环节,体育场馆内看台处,已被涂装成五...
1月11日,无人机拍摄的崇阳县文体中心二期项目。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石旭利、特约记者徐功频报道: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体育场馆,举办并参与更多的文体活动,一直是崇阳人民的...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石旭利、特约记者徐功频报道: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体育场馆,举办并参与更多的文体活动,一直是崇阳人民的...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仰强王奇峰特约记者谢燕子通讯员熊铁山昨晚,嘉鱼首届鱼文化乡村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在该县文体会...
目前,大型体育场、篮球场、网球场等相继建成,已陆续对外开放,丰富了当地市民的文化生活。
7月9日,晴空万里,嘉鱼县体育场歌舞飞扬,热闹非凡,嘉鱼县广场舞协会组织全县10多支精英团队300余名舞员,统一服装共跳广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新、通讯员毛瑜报道: 投篮,射门,拦网……11月6日下午,通城县实验学校体育场上演一场场精彩...
4月底,绿植衬托下的崇阳县文体中心,美观大气。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汪佳摄。
赛事共设置县市区组、市直组、社会组三大组别,分青少年、职工、农民、残疾人、老年人5大类25个竞赛项目,将产生总计242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