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人员在进行江豚精液采集。 (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玉麟、通讯员周硕)8月27日获悉,全球首个珍稀濒危淡水鲸类精子库——长江江豚精子库,今年已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江豚繁育中心建立,为该物种全人工可控繁育奠定关键基础。
8月27日,7岁江豚“E―波”在训练员引导下,5秒内完成精液采集。科研人员随即开展精液质量检测、稀释配比及冷冻保存,并首次成功复苏前期冻存的精液,复苏后精子活力良好。这标志着我国在长江江豚精液冷冻复活技术领域获重要突破。“E―波”于2018年6月出生于白鳍豚馆,相当于人类28岁,体长168厘米、体重70公斤。
长江江豚因终生生活在水中且性格敏感,精液采集训练曾是全人工繁育的瓶颈。经过近3年攻关,团队已建立成熟的采精技术,通过筛选冷冻稀释液、优化降温解冻程序,构建起完整的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与高效复苏体系。据悉,该精子库已收录150份长江江豚精子样本。
繁育中心主任郝玉江介绍,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计划,在加强江豚遗传资源保护过程中,开展物种基因收集、保存、扩繁,推进江豚的基因研究。其中,建立江豚离体细胞及冷冻精子库是长江江豚保护计划中的亮点。郝玉江透露,下一步团队将提高单次采精量、扩大可采精个体范围,深化精子生物学研究,优化技术流程,扩大精子库容量和质量;同时,将推进雌性江豚卵泡发育监测,开展人工授精培训,并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人工授精,以构建长江江豚全人工繁育全链条支持。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湖北将形成1至2小时高铁网
下一篇: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制
谈火林说,人工孵化最难的是大规模出苗,今年获得了省高校教授的支持,有信心将项目做大做强,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还将逐步向咸宁周边城市蔓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区域冷链物流的影响力。
咸宁网讯(通讯员方书若)为加强冷藏、冷冻药品质量管理,防范高温对药品质量造成的安全风险,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近日,...
入秋之后,深受市民欢迎的零食炒板栗悄然上市。不过随着天气转凉入秋,有的早熟板栗将在本月中下旬陆续上市。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邓品胜报道:8月11日,嘉鱼县食药监局开展夏季冷藏冷冻药品经营专项检查。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宋文虎、通讯员石义涛报道:“宋局长,我们发现某冻库一批冷冻鸡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演练现场,...
截至2020年底,该局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境外返咸人员654名、高风险地区来咸人员1706名、采集外环境检测样本13389份、从业人员核...
19日,位于咸安区贺胜桥镇的咸宁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加工车间内,工人在冷却降温区作业。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通讯...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葛建伟通讯员陈晖李琼)2月7日, , 2020年以来,该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精神,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