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协同融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
近年来,湖北站位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深化区域协同融通,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着眼为支点建设当好开路先锋,聚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加速重塑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的枢纽优势,围绕“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加强交通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谋划,进一步强化中部大通道大枢纽格局,链接更多发展要素,激活区域经济新活力。二是着眼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聚力做强鄂湘赣“邻里圈”,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为重点,加强鄂湘赣三省协作,形成“4+X”省会城市合作模式。三是着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做活区域合作“发展圈”,进一步密切沿长江省市合作,深化鄂港合作、京堰协作,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做好“深化区域协同融通”这篇大文章,既需要加强实践探索,更需要跟进和强化理论支撑。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湖北战略支点功能,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充分发挥智库优势,于1987年首提“中部崛起”的构想,相关论点被湖北省委、省政府采纳。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长江经济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展了对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问题的研究;相继参与起草国家级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及《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09—2020年)》《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2014—2025年)》等省级规划;自2015年起连续10年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2018年在全国较早地出版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11年7月,成立了全国首家“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持续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智库支持。
“十五五”时期,立足国家发展大局,深入推动区域协同融通,才能形成国家发展的强大势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湖北战略支点功能,必须紧扣“协同融通”,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金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湖北力量
下一篇:
何以中国 | 楚文化,一场被低估的绚烂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黄沚瞻报道:11月9日,钟祥市市长杨孟富率队到崇阳县开展区域协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
至此,赤壁市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3条,全面覆盖赤壁市14个乡镇(街办)、141个行政村,服务沿线约30万城乡居民。
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崇阳、通山、通城三县中远期用气和储气调峰需求,对推动咸宁市区域协调发展、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具有十...
咸宁网讯记者吴文谨报道:10月26日,在收听收看全省三大都市圈建设推进视频会后,我市随即召开续会,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湖北省住建厅将咸安区温泉街道白茶片区列为2023年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工作试点,我市白茶片区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工作在全省先试先行。
为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通讯员毛绪瑞18日,我市召开咸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暨“五个三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工作会...
我们要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高度,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兜...
全省上下要按照“3年打基础、5年大提升、10年结硕果”的安排,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同向发力、同题共...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报道:21日下午,出席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大力促进“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