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9月23日,“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将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作为“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首展,该展汇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近40家长江流域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长江文明起源发展的窗口。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传承文化最好的物质载体。长江不仅在空间上横贯东西,流经11个省(区、市),而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漫长时代。顺长江而下,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众多璀璨夺目的文物,实证着长江流域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走进沿江各地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里商青铜神树写照着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湖北省博物馆里越王勾践剑诉说着吴越争霸的历史传说、浙江省博物馆里彩凤鸣岐七弦琴弹奏着“贞观之治”的盛唐气象,注脚着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博物馆里岁月长,文物藏着历史情。举办“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系统展示长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有助于大众读懂长江历史,品鉴长江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的认识,增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主动。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去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来到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寄语“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简牍文献是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湖北是全国木漆器保护修复“领头羊”,保护完成的简牍占全国出土饱水简牍总量的80%;同时,湖北在借助大数据、AI等科技手段推进简牍的整理和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欣喜于看到,10月28日,湖北省博物馆将联合甘肃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10余家文博单位举办“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届时,观众可在湖北出土简牍、湖南里耶秦简等近170组简牍里,品味家国情怀的宏大书写,体悟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见证秦汉公文制度的威仪,与古人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荆楚”“何以中国”。
专为一座馆,奔赴一座城。从寻找博物馆里传统文化,到为家门口博物馆打call,越来越多的人将文博游作为出游重要选择。统计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全省各地博物馆接待观众204.22万人次,比2024年同比增长22.53%,其中湖北省博物馆接待13.25万人次,比2024年同比增长20.17%。此次“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还将举办“东周时期考古成果展”,全面展示近年来长江流域考古和研究的成果。三大重磅展览迭次推出,时间跨度近40天,期间还有国庆中秋8天长假,必将进一步拉升湖北文博游热度。各地博物馆要丰富展览陈列、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手段,推出趣味性浓、互动性强、科技感足的活动和打动人心的文创产品,不断缩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提升公众的观展体验,让游客在触摸历史中畅游“文化长江”。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会说,朋友,来湖北吧,这里文物璀璨、山高水长。来湖北,览三峡壮美,观白云黄鹤,遇千古知音,歌大江东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地评线】东湖评论:礼赞农民丰收节,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下一篇:
东湖评论:普法工作,“宜”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据悉,崇阳白霓、通山楠林桥两个片区的考古调查工作也将于不日开展,届时联合考古队将描绘出更为清晰的咸宁南三县重点区域商...
云梦县博物馆通过数字化展示、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正让沉睡千年的文字焕发新的生命力,持续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化研究,...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湖北需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健全保护规范,推进研究展示与数字化平台建设,...
汉朝王室从开国的刘邦直至逊位的汉献帝,他们的刘姓宗室留下的诗文,居然全部是楚辞体!
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介绍,大家了解了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曾侯乙墓出土音乐文物及其反映的中国青铜时代音乐文化,充分探讨了...
”蟠龙纹盖青铜罍随州市博物馆藏有意思的是这件呆萌的蟠龙盖罍还有几个“兄弟”除了湖北有外辽宁喀左北洞村出土了1件四川彭州...
相关专家称, 4件编钟和此前随州出土的曾国编钟明显不同,却与宜昌万福垴出土的“楚季钟”相近,推断年代介于西周晚期至春秋...
“这个商代铜鼓是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距今约三千多年,是我国仅存的商代兽面纹青铜鼓,就在我们崇阳出土的。为庆祝“六...
1月25日,市博物馆,市民们正在该馆3楼展厅观赏文物——崇阳铜鼓。
据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凡国栋介绍,赤壁李家林墓地墓葬的营建方式和两湖地区唐墓一致,特别是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