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来,一系列来自不同阶层人士的自杀和非正常死亡刺激着普通人的神经。从广州“龙凤胎夫妇”跳楼、韶关武江区委书记自缢,再到东莞一工业区内四天相继发生两起工人跳楼事件……
焦虑似乎成为系列事件的注脚。据统计,2010年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其中抑郁症约为5%,焦虑症约5%,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约5%。而更多人对焦虑的感性认知来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郁闷”、“伤感”和“压力大”。在信息化的今天,无论穷富,无论官员还是平民,似乎都展现出了焦虑。
“全民焦虑”的时代来临了吗?作为群体的中国人和个体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化解?
从“官”到“民”:他们为何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2月17日凌晨,韶关市武江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力被发现在其住宅内自缢身亡。
据初步分析,苏力主要是受一些工作困扰,导致思想上产生很大压力,出现悲观厌世情绪而最终选择自杀。而在一年半前,苏力的前任、原武江区委书记邬学新也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跳楼身亡。
据公开资料显示,近来因焦虑、抑郁等原因造成自杀的官员还包括2月6日跳楼自杀的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以及2010年6月在广深高速铁路线上卧轨自杀身亡的原中国民航局中南地区管理局局长刘亚军。
同样是在上周,广东东莞一工业区在4天内相继发生两名工人跳楼自杀。而本月上旬,广州“龙凤胎”夫妇疑因年岁渐长、生活压力大而跳楼事件,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焦虑。
白领群体:焦虑积累成为常态?
如果说结束生命是焦虑的一种极端激进的体现方式,另一种体现或许来自日常点滴中焦虑的积累。
2月18日,一则消息引起无数白领唏嘘。就在当日早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所高级审计师,出生于1985年的甄毅因患贲门癌去世。
据了解,甄毅2007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贸易系,并于当年进入有“四大”之称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10年被查出癌变。所谓“四大”是全球四家比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简称。在青年求职者中,“四大”的薪资待遇较高,但同时也意味着工作的压力大。
有“四大”网友称,除了高强度的体力与脑力工作外,与客户、同事间的周旋,也造成人的心理痛苦和精神长期处于焦虑中。
网友王璐表示,这是一周内第二起有关德勤员工病逝的消息。在2月17日,出生于1983年,前德勤上海所员工翟可因患慢性肝癌去世。而去年,23岁北京女孩方言由于长期过劳工作、焦虑等造成急性胃出血死亡,引起无数白领的共鸣。
全民焦虑:“亚历山大”时代的生存万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由213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
一夜之间,似乎“全民焦虑”的阴影悄悄降临在每个人头上。一条广泛传播的微博段子说:“我的股票赔得底掉,房贷还差90万,老板还经常扣工资,买的家具是达芬奇的,买的醋是勾兑的,买的奶粉是有添加剂的,即使走在路上碰到李双江他儿子也就算了,就怕碰到‘李刚’他崽,非死即伤。”
而普通生活中的“亚历山大”们远不止这些。农民犯愁为滞销的农产品,家长从幼儿园起忧虑孩子升学教育,企业老总担心资金链短缺,普通市民担忧工资和银行存款跑不过CPI。即使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也可能会担心住的地板是否有毒,用的锅灶是否符合标准,出外就餐,除了遇到地沟油,还有什么其他陷阱。
公共表情:焦虑愈来愈具感染性
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许多人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对情绪更敏感。当代社会网络发达,正面和负面的信息都层出不穷,加剧了人内心的冲突,传播又使焦虑具有感染性。
有心理学家认为,手机是造成现代人焦虑的重要来源和核心载体。一项对1000名英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约66%的受访者当手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焦虑,这一现象被称为“无手机焦虑症”,而在年轻人群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大部分现代电子产品也可能让人感觉焦虑,造成人们亲情的一种隔离和焦虑。例如,电视减少了普通人和亲人相处的时间。从职业来讲,记者、编辑、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情报人员等都是信息焦虑综合症的高发人群。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时代的焦虑症还包括过节焦虑症、乘车焦虑症、中产阶级焦虑症、失贞焦虑症、高薪贫困焦虑症等此前未曾有过的现象。
专家指导:全民价值观应转向幸福感
房贷三万目标太高容易焦虑
于东辉曾经遇到一个病人,是个公司老板,主要经营外贸生意,收入并不固定,可他供了5套房,每个月要还3万元房贷。他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你问他买这么多房有什么用?他自己也不知道。5套房里,还有一套别墅,他和妻子、孩子一家三口住在三层楼的大别墅里,接个电话还要上两层楼。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认为成功才是我们的目标。如果全民以幸福感作为目标,那情况会完全不同。
突出人群社会精英与底层蚁族
最焦虑的有两类人,一类是高层,有地位,有权力,是社会精英;另外一类是蚁族,很多人是农村考上大学出来的,家里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他们焦虑是因为没有退路。精英更没有退路。有一个企业中层,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学,两个人一起竞争副总的位置。他觉得对方可能上位,就没日没夜地工作加班,见到谁都讨好,结果到极限,整晚失眠,患上很严重的焦虑症。
享受当下追求平和放松幸福感
现在认为的成功,是财富、权力的成功,而不是人生、生命的成功。
追求幸福感,重要的在于享受当下。现在享受什么?成功?成功和工作、激情挂钩,没有享受生活放松的状态。激情其实是焦虑的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点是家庭亲密。和亲人之间的相处和谐,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同时,你还要有一个自己的心灵圈子,朋友们能听懂你。
最让人感觉焦虑的生活方式是指责、批评、攻击、限制、要求,如果我们能转化成放松、平和、温暖,世界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据《广州日报》)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记者观察]服务业用工求贤若渴
下一篇: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梨园逢盛世,雅曲韵朱弦。昨晚,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 本次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