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富贵还是贫穷,疾病还是健康,不离不弃。 ”——这是新人婚礼中常常见到的对话场景,更是赤壁市官塘驿镇村妇王桂梅照顾植物人丈夫的真实写照。
6年来,她一肩挑起家庭重担,对丈夫悉心照料,寸步不离,用自己的真情,唤醒了昏迷丈夫余仁新。
飞来横祸,幸福之家跌苦海
17日,记者驱车来到赤壁市官塘驿镇随阳村村民王桂梅家。
行至她家屋前,只见门前晒满床单和棉絮,走进屋里,51岁的王桂梅正在给丈夫穿衣。之后,她将丈夫扶到轮椅上,盖好毛毯,推着他到屋外晒太阳。丈夫身上和家里一样,被王桂梅打理得整齐干净。
丈夫余仁新比妻子大7岁,原在官塘驿镇土管所上班,在妻子眼里,余仁新工作认真,农活样样会干,人又勤俭,算是村里的能人。
然而,这对夫妻的生活,从2005年7月31日那天开始,发生了重大变故。
当日下午,余仁新在回家的路上,于一拐角处,由于草木遮住了视线,与一辆摩托相撞。他当即被撞飞10多米,头部受到重创。受伤后,他立即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但医生告知赶来的王桂梅,余仁新的颅脑重度损伤,今后将昏迷。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王桂梅懵了,呆呆地站了好几分钟才回过神。她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眼前这个躺在重症病房、周身缠着纱布的男人竟是自己的丈夫。
不离不弃,演绎人间真情
在赤壁人民医院住了近一年后,2006年6月,王桂梅东拼西凑借来的20万医疗费花完了,她只得将丈夫接回家,独自一人在家看护。
虽然医生一再告知,她丈夫的病治愈率几乎为零,但王桂梅从未放弃。每次听到有类似病人得以救治的消息,她都会背着丈夫,带着积蓄和借款,前往救治。
她至今还记得,2007年,她带着丈夫前往武汉就医,住了近一个月,无果而返。
“回来的时候,我身上不到10块钱,连坐车都不够。”说到这,王桂梅眼里噙满了泪水。那时,她瘦弱的身躯背着丈夫,绝望地坐在火车站。后来,亲戚打款过来,才得以回家。
6年来,她散尽家财,四处借钱,带着丈夫救治。尽管每次都带着希望而出,失望而归,可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试试。
经济上压力重重,身体上也备受折磨。 6年间,王桂梅每天都要给丈夫喂食十多次,隔数十分钟要润湿呼吸管,丈夫喉咙里有痰,她就用嘴吸出来。
“吃一口,加油,再吃一口。”这是王桂梅给丈夫喂食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次她都要把牛奶、米汤、肉汤、菜汤等煮好,之后通过管道喂给丈夫。一天要喂十次饭,每次都要近一个钟头。
瘫痪后的余仁新,片刻离不开照顾,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亲戚来探望。一进房门,大家就被一股臭味呛到,干瘦的余仁新躺在床上,床底下是还没来得及倒的尿盆。
“桂梅,这苦日子真难为你啊! ”大家都这么说。
6年来,她从不敢一次离家超过两小时,不管是下田劳动还是外出买东西,她总是行色匆匆。
这6年来,她也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做过一次头发,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浓浓真情,贤妻爱火不熄
春去秋来,光阴流逝。
有人劝告王桂梅:余仁新已是绝症,干脆放弃疗养,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我走了,岂不是让老余等死! ”她总是这样回应,每次看到丈夫在死亡线上挣扎,她也很心疼。
或许是老天的眷顾,王桂梅多年的付出有了回报。 2008年的一天,余仁新睁开了眼睛,一年后,他的眼睛会动了,去年3月开始,余仁新终于有了意识,慢慢地,他会认人了,会笑了。
更让王桂梅高兴的是,渐渐地,丈夫的左边手脚可以动了。病情一天天有所好转,人看着也胖了些。
现在,王桂梅可以搀扶着丈夫出门晒太阳,看看公路上来往的汽车。有时,还给他讲外面新鲜的事情,尽力减少他的烦恼和痛苦。
面对来日方长的人生,王桂梅决定义无反顾地照料丈夫。她说,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她在,就决不放弃丈夫,一定要让他好好活下去。(记者 刘子川)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记者观察]看咸安如何管好当家塘
下一篇: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督办网友留言 推进武汉交通排堵保畅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方达星)昨日上午,鄂南地区首个大型水主题民众乐园——十六潭水上乐园盛大开园,十多个刺激精彩的游乐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