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咸宁调研时要求:咸宁既要打响“泉都”品牌,也要打造“香城”名片。
2月底,市委书记黄楚平在市区调研香城建设情况时要求,今年是打造“香城”的起步年,我市要围绕打造“中国第一香城”进行总体规划,利用3至5年的时间,将咸宁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香城,让咸宁成为咸宁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城市。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名片,如威尼斯是水城、慕尼黑是啤酒城、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人们在问,咸宁凭什么成为“中国第一香城”?
“桂花之乡”禀赋天成
打造“中国第一香城”底气十足
3月1日,在市住建委,记者看到一份《中国香城》战略规划,上面写着:“咸宁具备建设‘中国香城’的区位、环境、资源、生产、加工等优势,在全国所有城市基础最牢靠,条件最优越。”
据了解,咸宁交通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咸宁温泉享誉中外,有芳香类植物近1000种,其中常见170多种,是全国最大的桂花产地。咸宁桂花加工历史至今已有300多年,已开发出20余个系列产品。目前,桂花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远销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市先后3次被国家命名为“桂花之乡”。
近年来,市园林部门在城市所有公园、18条主次干道、单位、小区、城市出入口等绿地普植桂花。桂花,从山间地头走进了咸宁城区。
人民广场沁香园,我市书法家将与桂花有关的诗词、对联雕刻在石头上,将桂花文化与桂花风景融合在一起。
桂花博览馆突出咸宁桂花的历史渊源、品种、栽培方法、加工流程和特色桂花文化,让文化与景点相融。
潜山森林公园新增景区桂花园,收集桂花品种达88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桂花博览园……
与此同时,我市在城区公园、道路、城市重要景观节点,栽植了大量的广玉兰等浓香型香花以及蜜源植物。
在市园林部门,记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字:目前,仅咸宁城区就拥有观赏型芳香植物58种,公共绿地浓香型植物2.66万株,浓香型植物色块达6.35万平方米。
多品种、多层次、多花色、多色彩的“香城”绿韵景观,已经形成。
去年,赴我市检查的省城市管理检查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考核组等专家赞赏:“这里的桂花真香,咸宁不愧是座‘香城’。” 纷纷感叹咸宁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称其为天生的“美人胚子”。
开展城市“香化活动”
打造“中国第一香城”
那么,我市应如何彰显“香城”特色,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香城”呢?
随着植树节的到来,记者看到,目前,全市围绕建设“中国第一香城”的目标,城市“香化活动”已全面展开。
园林部门正以公园绿化为点,道路深度绿化和河道绿化为线,单位小区绿化为面,山体绿化为片,立体绿化为廊,对绿地进行建设植香,提质增香,实施香不断线,景不断香。
在2012年度咸宁市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上,记者看到,一年时间,我市将完成园林绿化香化投资近7000万元,实施香园、香道、香廊、香院等四大香化工程,改建、续建、新建绿地面积130公顷。重点开展香花进公园、进道路、进园区、进景区、进社区、进小区、进庭院、进学校等香化“八进”活动。
同时,我市将聘请一流专家,进一步精心规划,彰显香特色,铸造香品牌,培育香文化,提振香产业。从而,做到立足“香城建”,建好“香咸宁”;整合“香资源”,提振 “香产业”;挖掘“香文化”,擦亮“香名片”。
打造“中国第一香城”
关键是打好“组合拳”
咸宁打造“中国第一香城”,仅靠职能部门是难以实现的,亟需政府的规划、引导及全力推进。园林部门也希望各级党委政府都能高度重视,打好“组合拳”,形成“大合唱”,共同打造我们自己的城市品牌。
——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建议进一步包装“香城”城市特色,成立专门的营销机构,超前谋划,打造“香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挖掘外延,丰富内涵。建议对“香城”的内涵、外延以及品牌战略、产业布局等方面,委托专门的知名社科机构进行研究,不断丰富“香城”文化内涵。
——突出特色,营造品牌。根据“五城二区”规划,注重“香城”产业支撑,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开发。带动农业集约化,加快旅游一体化,推动工业产业化,推进第三产业多元化。
——加大科研,增强实效。加大“香城”科研力度,全面推进香花植物研发、创新、推广应用,扎实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从而,以香城理念塑造城市灵魂,包装营销城市,拓宽融资渠道,建设香城硅谷,营造发展环境,把咸宁打造成东方的格拉斯。”市建委副主任、园林局长李光如是说。
(注:“格拉斯”,是法国南部的一座不大的城市,却是世界最香的城市,是法国香水的重要产地和原料供应地。)
(记者 陈真 通讯员 胡广益)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柬埔寨副首相索安会见王晨
下一篇:
千名青年志愿者冒雨洁城(组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梨园逢盛世,雅曲韵朱弦。昨晚,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 本次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