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权威显示,去冬今春平均气温10℃以下天气持续105天,破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极端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堪忧——
日均气温10℃以下长达105天
破我市55年最长记录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可是,今年一直到八九九九,杨柳还没吐新绿。 “冬天怎么这么长?雨下了这么久?人都要发霉了。 ”连日来,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抱怨。
老百姓的这种感觉没有错,今年的低温阴雨天气的确很长。
据了解,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不超过10℃,就是真正气象意义上的冬天。
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去年11月30日至今年3月13日,我市日平均气温10℃以下持续天数长达105天,这是咸宁建气象站55年来的最高记录。
市气象局局长肖本权告诉记者,今年冬天气候特点有三:一是冬天时间长,二是低温阴雨天数多,三是日照严重偏少。
在市气象台,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分析: 2012年元月1日到3月21日主要气象要素与历年比较显示,日照总时长仅129小时,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平均气温为4.8℃,比正常年份低2.1℃;降雨量为269.8毫米,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倍多。
极端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让咸宁农业“伤不起”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极端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给咸宁农业带来的影响不可小看。
18日,崇阳不少蜂农向媒体反映,阴雨连绵致蜜蜂大量死亡,蜂农遭遇惨重损失。据了解,这是28年来,崇阳蜂农遭遇的一次最惨重损失。
“开春120箱蜜蜂,死得只剩下40几箱,4万多元打了水漂。 ”崇阳县天城镇史家渡村蜂农任立文说,由于今年春季连续阴雨天气影响,蜜蜂憋在蜂箱内无法外出,导致蜜蜂无法排便而亡。
崇阳是我市养蜂大县,全县有蜂农400余户。崇阳县花山养蜂协会会长田落夫告诉记者,连续降雨,不但直接导致蜜蜂大量死亡,还导致存活蜜蜂患上疾病,花蜜产量大大减少。往年一箱蜂在油菜花开季节可采400元左右花蜜,今年每箱蜜蜂估计采蜜收益不会超过200元。
受影响的不仅是蜂农,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我市夏粮夏油、特产作物生长和春耕备耕都极为不利。
市农业局副局长张才保告诉记者,连续低温阴雨天气造成在田农作物渍水难排,生长迟缓,苗情弱,抗性差。油菜分枝减少,花期推迟。小麦拔节困难,马铃薯出苗受阻,春玉米难以下种。金银花萌芽期缓慢,茶园迟发,牲畜家禽患病的机率明显增大,有的甚至造成死亡。
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受天气影响,全市仅春茶开采就大约延期15天,预计减产6%至7%。
专家支招:排涝追肥,严防疫病
面对不利天气,广大农民应该如何应对?
我市气象及农业专家提醒广大农民,一定要注意排涝抗渍,科学追肥,严防疫病。
为了确保夏粮夏油丰收及畜牧、特产生产稳定发展,针对连续的阴雨天气,市农业局专家提出技术指导,要求广大农民朋友要抓好田间排涝抗渍、开沟排水,切实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根系活力,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
当前,我市农作物生长普遍表现为脱肥、苗弱,天气放晴后各地要抢抓有利时机,抓好分类指导,科学追肥,促弱苗转化升级和大面积平衡生长。
同时,各地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高度重视夏粮夏油病害的测报和防治;及时发布病虫信息,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积极抓好畜禽疫病防治、检疫监控工作,防止禽流感等疫病流行。
市气象台台长彭习灿介绍,从23日开始,阴雨天气暂时结束,到27日以前,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回升。广大农民可抓紧时间作好早稻育秧、春玉米播种等春耕备耕。(记者 陈真)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记者观察]桂花苗网上热销的背后
下一篇:
人民日报评论员: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