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有“中国桂花之乡”的咸安,农户种植桂花苗木的热情看涨,桂花苗木畅销全国各地,网上销售桂花苗也十分火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苗木市场存在监管空白等问题。那么,咸宁桂花苗网上销售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规范?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桂花苗网上销售火
“认领订单、清点苗木配货、打包转交快递公司……”21日,温泉体育路,某桂花苗销售公司仓库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将网上订购的桂花苗发给网络求购者。
负责人周经理拿着厚厚一叠订单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一天要走单200至300个,一个月快递费就要将近10万元。”
记者翻看订单发现,发往成都、陕西、广东、重庆等全国各地的都有,多则5万株,少的也是上千株。
记者来到公司办公室,看到这里客服人员的QQ跳个不停,电话声此起彼伏,咨询、购买者不断。
同样,在咸安区桂花镇柏墩街的某农业科技园内,几位合伙人轮流在电脑前值班,接受网上客户的咨询和订单。该负责人介绍,在网上卖桂花苗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大多数苗木大户都在尝试。生意不比面对面的交易差。
记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咸宁桂花苗”,出现了“百里香桂花苗直销”、“宇琦利农业科技园”、“建林桂花苗木责任公司”等上百家销售咸宁桂花苗的网站,点开网页均留有腾讯QQ号、电子邮箱等。
市场监管显空白
据介绍,培育桂花苗就像种田插秧一样,种植得都比较密,占用土地少,一亩地可培育小苗上10万株,一年后卖掉一半,批发价在0.5元左右,苗越长大价格也越高。在咸安,特别是桂花镇,农户种植热情很高,只要略懂培植技术的农户,都种植了面积不一的桂花苗,少则三五万的收入。
这两年,慕名购买咸宁桂花苗者也越来越多,贩卖苗木的中间商日渐庞大。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00名(家)个体或者公司从事桂花苗木经营活动。
而实际,在咸安工商登记注册苗木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仅有212家。其中,经营内容涉及网络营销的登记者为零。
据透露,随着咸宁桂花苗的俏销,苗木经销商为了谋取利益,甚至从湖南等地调运便宜桂花苗,冒充咸宁产桂花苗,赚取差价。既扰乱了桂花苗木市场,又毁坏了“中国桂花之乡”名誉。
近日,一位成都的时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称网购的咸宁桂花苗与网络宣传的不符,高度、品种、繁殖方式都有差异,感觉上当受骗了。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咸安林业及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根据投诉者提供的合同等相关证据,并不能断定销售方的过错。此事,也暴露了我市桂花苗木市场监管的空白。
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称若按严格规定,苗木生产经营者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地标签,外地引进的苗木要有检疫证明。而实际,咸安多数苗木经营业主未办理苗木经营许可证,所有苗木均未贴产品合格标签,更别说网络销售的桂花苗了。
而工商部门表示,只能对登记注册的个体商户和企业进行监管,对游商游贩、网络经营者,目前只有在接到投诉后前去查处,至于能否找到责任人还是个谜。
规范机制亟待建立
“随着咸安苗木产业兴起壮大,依法对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维护林木使用者包括网购桂花苗者的合法权益势在必行。”咸安区林业局副局长冯祥成说。
据介绍,上月咸安已出台《咸安林木种苗执法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区组织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人员开展职业资格和林木育苗技术培训,开展一系列林木种苗执法活动,重新启动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两证”发放,在全区试点并推行标签制度。
“网络经营行为已列入监管重点。”22日,咸安工商市场合同科工作人员李静告诉记者,网络营销在咸宁还属新兴经营行为。目前还在调查摸底阶段,以个体换照和企业年检为机会,要求建立网站的经营主体填报网址,建立台账,以便日后监管。
李静说,目前接到网购维权,仅能根据网址查出销售者的IP地址,对双方进行调解。她欣喜地告诉记者,国家工商总局正在开发一种搜索引擎,用来监管网上交易行为。届时,咸宁桂花苗销售市场就能规范有序了。(记者 王莉敏 通讯员 吴翔 徐元红)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克隆银行卡蟊贼的末路
下一篇:
[记者观察]咸宁农业“伤不起”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梨园逢盛世,雅曲韵朱弦。昨晚,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 本次会演由中宣部文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