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长)
在鄂南高中从事教学、行政工作21年后,2016年,我调到市教科院工作。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为我当前的研究工作铺垫了稳固的基石。这些年来,国家在教育政策和理念上有了很大转变,与教育朝夕相伴的我对此感受很深。
重点培养“尖子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从以往主张“效率优先”到现在更多地强调“公平导向”以实现教育均衡化,平衡地域差距,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让城乡教育缩小差距,让更多的孩子能同等地享用教育资源、接受优质教育。
就像前不久我们组织市直教师到崇阳三小送教,将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传递到乡村小学,很受当地老师和孩子们的欢迎。
每年,我们都致力于向社会输送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今的社会需求。但在新时代新要求下,育人目标与时代性结合得更紧密,从过去注重知识型向技能型过渡,再从强调能力到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
以前我们总觉得教育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而今“师授业,徒习艺”的情形早已不同往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为此担起了责任,实践证明,四者形成相互合力才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人才。
教育的变化影响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反过来说,教育理念的变化也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科技的发展让社会逐步走向智能文明,这个时代驱动我们跑步向前,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当今社会最紧迫的要求。
有时候,我们会低估了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这个社会的进步推动着我们在教育上的不断改革和升级,保有一颗“立德树人”的初心,紧跟最前沿的教育观念,这个社会孕育的不只是人才,更是人类文明。(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婉莹 采访整理)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一个国学公益老师的坚守
下一篇:
数字时代下的开放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