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之乡怎样名扬天下有三道必答题:咸宁凭什么成为桂花之乡;桂花之乡靠什么能吃香;桂花之乡拿什么名利双收。
一
咸宁凭什么成为桂花之乡?
咸宁是全国桂花五大传统产区之一,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唯一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桂花作为重要特色产业来发展,大力建设香城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9年桂花相关产业总产值近8亿元。
从桂花资源看,咸宁独占鳌头。
咸宁栽培桂花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树数量、桂花品质、品种数量、鲜花产量、基地面积等5个主要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现有百年以上古桂2000余株,占全国的90%。全国香料专家(杭州会议)认定“咸宁桂花色黄、瓣大、肉厚、留香持久,鲜花质量位居全国第一”。
从桂花种植看,咸宁初具品牌。
市直林业科技人员成功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了桂花密封扦插快繁技术,这种多快好省的繁殖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育苗方式,催生了桂花苗木这个大产业。在咸安区桂花镇汇集了16家专业合作社、400余家电商、17家快递公司,每年网销桂花上亿株。全市现有苗木基地10万亩,其中产花树130余万株,咸宁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桂花绿化苗木集散中心。
咸宁在经历了试种、小种到大种的过程后,桂花成为城市主街道、主环线绿化带和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绿化的主要树种,几条主干道栽植大树近万株。 每至秋冬,满城桂花香。
从桂花加工看,咸宁砥砺前行。
咸宁在20世纪80年代生产桂花酒、桂花茶、桂花晶、桂花糕、桂花糖、桂花月饼等食品饮料50多种,还开发了桂花浸膏。近些年桂花加工企业克难攻坚,又有新的突破。黄鹤楼酒业研制的“香城1号桂花清酒”,八月花食品公司研发的桂朵酒,桂源红酒业生产的桂香村蜜酒,深受市场欢迎,2019年这几家企业销售额接近2亿元。
从桂花文化看,咸宁积淀深厚。
桂花在咸宁具有高洁、优雅、荣誉、长寿、吉祥的象征意义,经过千年的熏染形成了广泛的民间习俗和深厚的桂文化积淀。1995年桂花邮票首发式在咸宁举行。2003年咸宁创作的《江南桂花香》唱遍大江南北。2009年,咸安区被授予“湖北省嫦娥文化之乡”。 同年市政府投资1000万元扩建潜山桂花园。2010年,国内首家桂花博览馆建成开放,潜山成为桂花科研科普的主阵地。
二
咸宁“桂花之乡,名不虚传”,但桂花之乡靠什么能吃香?
答案是: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但现实是桂花产业发展水平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没能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表现为“三低”:桂花苗木质量较差,商品率低;加工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生态旅游开发不够,关注度低。
怎么办?市林科院有关负责人说:桂花要做好“除”法。
破除陈旧的生产观念。
桂花苗木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苗木繁殖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存在见树就采、见条就插的现象,扦插密度过大,营养空间小,苗木瘦弱;苗木培育只重栽植,不重管理,没有及时移栽、整形修剪等,造成同一地块苗木千差万别。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苗木质量不高,遭遇绿化市场疲软,就出现苗木滞销。相反,每年大批慕名来咸求购桂花种苗的客商往往空手而归。
消除加工能力的不足。
桂花受生物学特性所限,鲜花采收、分拣非常费工,加工机械也不先进,加工成本高。以桂花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价值不高;以桂花为辅料生产的桂花食品,鲜花消耗量小,对食品价格提升贡献也不大;以桂花香精为原料生产的日用化妆品,鲜花消耗量大,利润空间高,但成型产品少。
八月花食品公司生产的糖桂花、干桂花等产品,品质在全国居于上游,年加工桂花鲜花30万公斤,但受加工能力影响,三分之二的鲜花从安徽、湖南购入。因人力成本和鲜花加工量问题,全市11家加工企业利润上不去,每年数百万公斤鲜花白白浪费。
解除产品营销的落后。
桂花苗木以种植户独立开展线上线下营销为主,各自为战,有的以次充好、以外地品种冒充本地品种,仅桂花镇电商每年贴牌销售外省桂花播种苗3000万元左右。加工企业名优产品少,营销方式单一,在无序竞争和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易造成竞相压价与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恶性循环。
排除技术创新的不够。
全市有关高校、院所、企业在桂花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发在全国靠前,但因专业人员少、力量又分散、研发条件差,整体来看创新能力不足。在品种选优、花期调控、鲜花采收、贮藏保鲜、精品加工等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上没有实质性突破。有的获得了专利或开发了新产品,但与产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
“中国桂花之乡”是咸宁的金字招牌,桂花之乡拿什么名利双收?
市林科院有思考:围绕省委、市委“打造特色产业转型发展增长极”战略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标业内领先水平,主攻几个门类的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协同作战,实现全市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园区护航。借鉴工业园区的运营模式,成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中国(咸宁)桂花现代产业园。将桂花种质资源保存与良繁基地、桂花容器苗和盆花盆景培育基地、桂花采花高标准种植基地、香花植物种植基地,和桂花加工龙头企业、咸宁桂花产品交易服务中心的大部分项目纳入园区建设范围。
标准示范提质。质量技术标准是维护生产(加工)者、经销商、消费者利益的共同保障。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联合生产、加工单位,实时研制和建立从桂花苗木生产到鲜花初加工、深加工的完善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争做全国桂花产业发展规范的引领者。在重点产区、种植大户、骨干企业推行桂花标准化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流水线),快速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龙头企业引领。通过整合现有加工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转让等方面给予扶持,重点培育2至3家省级龙头企业,促进桂花加工产品上规模、增品种、上档次,并带动桂花生产和旅游。
科研技术保障。从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聘请一批高级顾问,整合本市桂花研究资源成立咸宁市桂花产业发展研究院,针对目前桂花生产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加工工艺、加工设备等关键环节的应用研究。采取内联外引、跨行业合作等方式,直接从全国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引进或嫁接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用于桂花香精油等精深产品加工。
一切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环境。市林科院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要重商亲商,在技术培训、市场监管、纠纷调处、用工统筹、税费减免、生产要素重组、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尽可能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和优质服务的桂花产业发展环境。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青 通讯员 赵海波)
编辑:hefan
元旦前夕,崇阳县白霓镇浪口村周家畈,工人在铺设油菜花观景平台,对村庄进行绿化。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通讯员黎志远摄。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星)5月8日,来自湘鄂赣毗邻县(市、区)26个政协组织的160多名代表,相聚“...
并一致表示,回去后,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进一步补齐文化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短板,优化提升,形成品牌,走出一条适合...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宏宇报道:记者昨悉,第三届湖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上上2020年度湖北“十大美丽乡村”揭晓,崇阳县...
咸宁网讯记者见博、通讯员纪甜一报道: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12月28日至30日,我市将举办中国(咸宁...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 葛建伟)6日,记者从咸安区政府获悉,今年,该区在产业发展中,坚持扩总量与优质量并重、增效益与提速度...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胡强报道:31日,记者在通城县坪山高新技术孵化园建设工地看到,几十台挖机、...
今年来,通山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全面升级打造宜居的美丽家园。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王能朗、通讯员张夏生、郑梦溪报道:去年以来,通山县大畈镇积极探索建立“三述两谈”制度,有效加强了对村...
咸宁网讯通讯员毛莉莉报道:7月29日,官埠桥镇《官埠村志》首发式隆重举行。该书主编王佐元说,编撰此书的目的既是追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