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铭记胜利 致敬英雄 开创未来 — 专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10-26 10:18

专访志愿军老战士赵启仲

子弹擦脖而过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昌强 通讯员 龙钰

人物简介:赵启仲,四川成都人,生于1929年5月,1949年10月入伍,1950年冬入朝作战,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0925部队,先后参加5次战役。1954年,随部队回国。1958年3月退伍,后到嘉鱼县原渡普公社东湖小学工作,1981年退休。

见到赵启仲老人时,91岁高龄的他端坐在沙发上,双手扶膝,双目炯炯有神,一如70年前。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赵启仲光荣参军入伍。一年后,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他清清楚楚记得部队的番号:0925部队。

“冷!哈气成凌,泼水成冰!”赵启仲说,入朝时尽管部队配发了棉衣,但当地的寒冷仍是残酷的考验。赵启仲和战友们靠着一双铁脚板,与敌人的汽车赛跑。汗水湿透棉衣,又被体温蒸干。休息时,不能生火,大家便脱掉濡湿的棉衣,三三两两挤在一起,相互用体温取暖。

“敌人的飞机大炮厉害,我们都是晚上摸情况、打埋伏。”赵启仲说,白天行军,战士们将棉衣翻过来,将白色的棉布里子穿在外面,与周围的积雪形成伪装,躲避敌人飞机侦察。夜里行军不能打火把,战友们只能脚跟脚向前走,掉队了自己想办法跟上。

“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地方,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我们跟着部队,一直向前打。”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时,赵启仲已成了班长。他所在部队驻守在上甘岭、铁原一线。

赵启仲说,血战上甘岭时,他们部队是在一处名为大水洞的阵地,也遭到了敌2师38团的疯狂反扑。炮弹如雨点般落下,赵启仲和战友们依托阵地,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在赵启仲的右耳后下方,有一处指节般大小的伤痕。这处伤痕就是这场战役留下的。

赵启仲说,当时阵地上,子弹、弹片乱飞,他们趴在战壕里,能听到子弹打在掩体上“噗噗”的声响。一块弹片擦过他的脖子,带走了一块血肉。

“最危险时,敌人已经冲进了战壕,我们就上刺刀和他们肉搏。”赵启仲陷入深深的回忆,眼含热泪:他们团一位女卫生员被敌人扑倒,她就抱着敌人一起滚下山坡。被救回来时,她的嘴里仍紧紧咬着敌人的一只耳朵。

粮食和气候是另一个敌人。赵启仲说,当时每名战士所携带的炒米炒面只够吃一个星期,可阵地一守就是好几天。饿了,抓一把炒米,渴了,抓一把雪。单薄的衣衫,远远抵御不了朝鲜湿冷的冬天。“打伏击的冲锋号吹响时,很多战友再也没能爬起来。”

即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赵启仲所在的0925部队消灭了敌38团,并活捉敌团长。

轻轻抚摸着两枚珍贵的抗美援朝纪念章,赵启仲唱起了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专访志愿军老战士孙庆务

夜里从不合眼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朱必康

人物简介:孙庆务,出生于1933年,通山县南林桥镇大坪村人。1951年入伍,他进入东北军区第七步兵学校,在校学习两年。1953年,提前结束军校学业,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回国,继续留在第68军服役。1963年退伍回乡,为地方事业建设做贡献。

23日,通山县通羊镇南门桥社区,一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在老伴的搀扶下在社区内散步,他就是抗美援朝志愿老兵孙庆务。

孙庆务今年87岁。1951年,他作为全国解放后第一批参军高中生,进入东北军区第七步兵学校。1953年1月,孙庆务提前结束学业奔赴朝鲜,编入第68军,作为参谋投身前线。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临行前唯一的‘动员词’。”孙庆务回忆,出发时没有任何动员词、告别词,只在最后踏上前往战场的车辆时,送行教员嗓音沙哑地说了这句话。

当时年仅19岁的孙庆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他深知这一去很有可能再也无法回国。他上战场前早已与家人交代好,作好了必死的打算。

几经辗转,孙庆务抵达朝鲜,被编入第68军,作为营地参谋参加战争。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第二阶段,以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为主。孙庆务最主要的任务是实时盯紧敌方动态,提出战争建议、做好战斗部署,严防敌方假和平、真备战行为。

虽说作为参谋多在二线,没有直接面对枪林弹雨,但孙庆务的精神压力十分巨大。

“最主要是晚上,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孙庆务说,夜间光线暗、视线差,要始终保持戒备状态,防止敌方趁机活动,做出不轨行为。

某日凌晨3点,孙庆务正在分析战况,突然前方接到消息:敌方数十名士兵集体潜行外出。孙庆务分析,平日顶多一两名士兵外出取水,这次大批士兵外出必有异常。他立即通知前线,进行火力阻止,最终成功将敌方逼回营地。

要想正确作出判断,必须清楚了解战线情况。孙庆务不惧危险,多次前往守地一线,查看情况,确保作出正确作战部署。

其实,敌方“外出”状况时常发生,每一次必须及时准确做出判断。夜里从不合眼,每日休息时间不超过5小时,孙庆务就这样坚持着。

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订停战协议。数月后,从战场上撤离的孙庆务并未回国,主动选择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战后恢复和重建。

孙庆务回忆,从战场上下来后,他被分配到另一区域进行战后修复。当地群众特别热情,时常送来吃的,照顾他们的生活,让他十分感动。1955年,孙庆务跟随部队回国。

“身为一名军人,必须随时作好为国捐躯的准备,战至最后胜利时刻。”孙庆务说,他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回来,还能看到今天祖国繁荣昌盛的景象,他作为抗美援朝军人而深感自豪。

专访志愿军老战士陈洪光

历史不能忘却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邱卫兵

人物简介:陈洪光,1933年出生于崇阳县史家渡小堤塘,1951年4月参军。

1952年11月入朝参加上甘岭战役。1957年4月复员,安排在洪下楠竹场工作。1961年回家支援农业。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24日,在崇阳县民主路一间出租房里,抗美援朝老兵陈洪光说。

在老人的抽屉里,珍藏着一份“复员建设军人登记表”,上面诞生时间一栏填写着“1933年8月”。

“我从小是个孤儿,没人记得我出生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一个长辈估计的!”老人告诉记者,他出生于天城镇史家渡村小堤塘,两岁多时,父亲因吸食鸦片被族人拉去强制戒烟时死亡,母亲随后离家改嫁,年迈的外婆四处讨生拉扯着他。8岁时,他唯一的叔叔收养了他,并让他每天上午去念私塾,其余时间得跟大人一样干农活。

1951年4月,他报名参军。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战役打响。11月初,陈洪光所在的556团全部补充到15军45师,他被补充到135团7连,参加上甘岭战役后期的战斗。

“我们是晚上八九点左右上的上甘岭。当时,山上的石头和土全被炸烂,走上去深一脚浅一脚,几乎是连走带爬进入坑道的。”老人回忆说,他们那条坑道里只有十几个人,由副排长指挥。坑道长30多米,旁边还有一些小房子似的洞,坑道里面和顶上全部用树筒支撑,防止落石和土方垮塌。

坑道里饮水奇缺。老兵告诉他们,他们已断水多日,小便是大家唯一解渴的东西,但小便也得优先给伤病员喝。其实,他所在的坑道距水源仅100多米。有一天晚上,副排长派3名战士下山取水,其中一人不幸牺牲了。

在坑道里,他们吃的是干粮和罐头。弹药不够用时,他们晚上就将空罐头筒扔出坑道外,在山坡上滚得叮当响,吸引占领表面阵地的敌军机枪扫射,消耗他们的弹药,也让他们日夜不得安宁。

炮火产生的强烈冲击波震荡着坑道,陈洪光的牙齿磕破了舌头和嘴唇。“战争结束时,全连只剩二十多人。下山时,目及之处,都是双方的尸体残骸、泥浆血肉。”老人说。

部队班师回国后,老人先后担任过副班长、班长、文化教员。1957年,老人申请复员回老家。起初,他被分配在洪下国营林场工作,1961年下放,支援农业第一线,回家务农。

陈老回乡后积极劳动,还参加过县里修筑香山水库、青山水库等工程。他一生贫苦,2008年,仅有的瓦房倒塌后,小女儿就在县城租了套房子给他和老伴住,老俩口仅靠每个月1475元的复员军人补助金度日。

老人将战争时留下的纪念章和照片视为珍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出来看看,“战争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能忘却!”。

专访志愿军老战士陈安咸

靠舔石头解渴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 特约记者 李星 通讯员 刘城

人物简介:陈安咸,1933年4月生,咸安区人,1952年参军入伍,同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上甘岭战役、1953年5月的夏季反击战役。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曾立功2次、获队前嘉奖5次、会议嘉奖3次。1957年复员回乡。

10月23日,记者来到咸安芷岸青林小区陈安咸老人家中时,双溪桥镇干部正为他送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轻轻摩挲着这枚纪念章,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那时候,美国佬天天拿原子弹威胁我们,我们咽不下这口气!”谈及入伍初衷,陈安咸说。1933年生的陈老小时候为地主家放牛,受尽了磨难;解放后他不仅不再受剥削,还分到了田地,对新生活格外珍惜。

1952年初,陈安咸与同族兄弟四人报名参军,后开赴朝鲜战场。“部队发的罐头没来得及吃,光去苦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陈安咸回忆,从家乡开往战场的路上,沿线老百姓自发捐钱捐物支持志愿军战士的一幕幕,他既受感动,也倍感自豪。

同年10月打响的上甘岭战役,陈安咸终身难忘。

“联合国军”武器精良,补给充足,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引来无数弹药的密集打击,而天上的美军飞机更是不断盘旋轰炸,战士们白天只能隐藏在山洞里,利用晚上进行反击。

“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不怕!”陈安咸说,山洞里没有水,他只能靠“舔石头”取水,实在渴得不行了,就请队伍里的四川战友讲故事,聊家乡美味的酸菜,以“生津止渴”。

很快,意志坚强、表现优异的陈安咸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不仅当了副班长,还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时只能窝在山洞里,用很小的声音宣读入党誓词,不能让敌人发现。”陈安咸回忆,因为敌人在空中高密度侦查,加之敌军特务一直在暗中刺探情报,入党不能公开进行。

1953年5月中旬,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战役,先后对“联合国军”进行三次不同规模的进攻。在一次作战中,陈安咸冲锋在最前头,不慎被流弹击中小腿,被送到后方治疗。但陈安咸在医院只呆了不到一周,就跛着脚归队,继续在前线坚守。

“医疗物资太紧缺了,哪怕是盐水都极为昂贵,我不能占用战友们的医疗资源。”陈安咸指着小腿上的伤口说:“比起失去生命的战友,我这点小伤又算什么呢?”

1955年,陈安咸回国,并于1957年复员。复员后组织上给予了他很大优待,他当过家乡的民兵连长,还带队修铁路、修陆水水库,全身心地参与到祖国建设中。

陈安咸家居朴素,客厅摆放着毛主席画像以及许多历史照片,家里一面面鲜红的国旗非常醒目。回顾一生,他感慨:“国家对我太好了,而我能报答国家的太少太少。”

专访志愿军老战士张向温

难忘英烈忠魂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肖忠红

人物简介:张向温,85岁,河南内乡县人,16岁参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7年退伍。20多年来,累计捐款二十余万元,先后被评为赤壁市“最美退役军人”、“荆楚楷模”、“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

“我要好好地活着,不辜负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人,像战友们对我那样去对待他人……”10月23日,抗美援朝老兵、原蒲圻碳素厂退休工人张向温说。

张向温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户农家。1951年7月,张向温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全连就他一个人幸存。1954年,张向温在部队光荣入党。

张向温说,当年是战友们英勇无畏的牺牲,换来了他生的希望。他很感恩战友,发誓要好好活着,回报社会。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年15岁的张向温刚读完小学六年级就报名参军,和战友们一起踏上了奔赴东北的列车。“那时候年纪小,知道是去朝鲜,我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

1951年7月,张向温随部队入朝,被编入50军某部炮兵团指挥连,负责通讯文书工作,并任文化教员,给不识字的战友“扫盲”。

张向温说,那时我们夜晚行军赶路,白天在山上睡觉,战友们互相帮忙用树枝掩盖进行隐蔽,不然会招来敌人的飞机扫射。战场上养成警觉的习惯后,复员后他很长时间晚上都睡不着觉。

说起战场上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张向温依然清晰记得,美军一次突然发动攻击,敌机先后四次轮番向阵地狂轰滥炸。我们全体将士激战两昼夜,虽然击落了一架敌机,坚守住了阵地,但伤亡惨重。

那天,指导员和战友们子弹打光,全部牺牲在阵地上。张向温因先负了伤被抬下阵地,最后全连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后来每次回想这次战役,张向温就不禁泪水涟涟,还经常在梦中见到被敌机炸得血肉横飞的战友们。

还有一件事,张向温也记忆犹新,随着抗美援朝接连取得胜利,我们经常要俘虏美军,部队里教我们用“中式英语”告诉敌人:“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把你们全部包围了,你们快快投降。”

在朝鲜战场上,张向温并没有立下骄人战功;但他说,作为军人上过战场,是一辈子的自豪。

“那么多战友保家卫国牺牲了,我是一个老兵,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尽一份心。”张向温常说,能从战场上捡回性命,还过上了好日子,太不容易了。他总想着要为国家多做点什么。他用捐款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从1986年开始,张向温就坚持进行爱心捐赠。几十年来,他捐出的爱心款累计二十余万元。他自己却省吃俭用,一直居住在简陋的瓦房内。

专访志愿军老战士刘尚员

冒着炮火前进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嘉

人物简介:刘尚员,通城县人,1930年12月出生,1951年4月参军入伍,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退伍回乡。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荣立三等功1次;回国后驻守辽宁海城,荣立三等功3次,并获得“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

一张张照片,记录七十年峥嵘岁月,一枚枚奖章,印证军人荣耀……10月23日,走进通城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刘尚员家,年届九旬满头白发的刘老精神矍铄,带记者参观他的“家庭影展”,历史年代感、家庭温馨感扑面而来。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是党给了我幸福生活。我时常教育后代永远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刘尚员说。

朝鲜战争爆发时,时年20岁的刘尚员在县城跟师傅学木匠。1951年4月,通城征兵,他瞒着师傅和家里报了名。

刘尚员与两百多名通城新兵步行到赵李桥,坐火车到鄂城,编入暂编师。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

“工程结束后,在孝感休整了一段时间,后来去朝鲜的命令下来了。我们坐了几天几夜火车,过了鸭绿江。一过江,气氛就变了,火车全部闭门关灯。”刘尚员回忆说。

到平壤下火车,部队只能步行前往“三八线”。平壤是敌人重点轰炸的目标,被炸成一片废墟。从平壤到“三八线”还有三百多里路,敌人的飞机到处轰炸,机枪不停扫射,有的战士还没到前线就牺牲在路上。

看到此情此景,刘尚员意识到战斗的残酷,“但我不害怕,来了朝鲜,就没想过活着回去。”

部队白天宿营,晚上行军,每晚走五六十里路。每个连队都有朝鲜联络员,负责安排住宿。到了“三八线”,暂编师被分配到各个部队。刘尚员被分在后勤连,负责粮弹运输、救护伤员等工作。

“加入这支光荣部队,我很自豪,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在朝鲜两年,刘尚员主要负责挖防空洞。

刘尚员终生铭记的是攻打281.2高地,他所在的班分成3个战斗小组,他被选为组长。

战斗打响,我军炮火急袭,一举摧毁了敌人的工事,战斗部队勇猛出击,部队后勤人员紧跟而上,支援战斗。

“敌人死的死,逃的逃,不过个把小时,战斗就胜利结束。”刘尚员所在的小组仅一名战友负伤,其他战士完好无损。在这场战斗中,刘尚员荣立三等功。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当天,38军奉命回国。当刘尚员再次过鸭绿江,丹东十万军民欢迎“最可爱的人”凯旋,他的心里既激动又自豪。

刘尚员所在部队驻扎在辽宁海城。在海城四年,因表现积极,他荣立3次三等功,并获得“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1957年,刘尚员退伍回乡,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编辑:hefan

上一篇: 九九重阳登高趣 乐享咸宁夕阳红——2020年湖北省老年人重阳登高(主会场)暨门球交流活动在市人民广场举行
下一篇: 不忘初心保供水 牢记使命战疫情——咸宁联合水务方朝辉获评“咸宁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