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尽管碰到山多地少、财力不足、人才缺乏等难题,然而,通山县却迎难而上,克难奋进。目前,全县116个重点项目正在强力推动,进展顺畅。
项目用地哪里来?
4日,记者在通山国土局了解到,眼下,全县共落实用地指标1.1万亩,其中仅开发区收储土地就达到7000多亩。
这么多的土地从哪里来?经过摸索,通山找到了出路。
出路之一:采取租赁、划转、收回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出路之二:运用国家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政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争取用地指标。
出路之三:利用土地规划调整契机,在保证基本农田“红线”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土地用途,保障项目连片用地。
出路之四:分期分批供地,缓解项目用地压力。
湖北科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落户通山时,开口就要用地2000亩。没料想,通山县领导底气很足,满口答应。很快,一期项目工程500亩用地到位。
该公司总经理李洁洲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21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橡胶薄膜手套生产线开始投产。
建设资金哪里来?
通山是咸宁唯一的省级贫困县,财力不足始终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
打开山门天地宽,通山广辟融资渠道。
渠道之一:鼓励企业和社会带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再通过挂牌拍卖土地等方式融资。
渠道之二:捆绑使用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整合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向重点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倾斜。
渠道之三:整合国家幕阜山连片开发扶贫和省县域经济调度资金,与重点项目对接,使有限的资金形成规模效应,支持重点项目做大做强。
湖北兴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一直想扩大房地产开发规模,缺地;通山县政府早就想兴建一座集交通、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廊桥,缺钱。
经人牵线搭桥,双方坐在了一起,面对面交谈,一拍即合:政府以土地置换资金,湖北兴元以资金置换资本。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湖北兴元投资公司总经理赵剑平说,整个项目总投资9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桥梁安装,预计今年8月份可建成通车。
截止5月底,该县金融机构共发放161873万元企业类贷款,支持开展生产和项目建设。全县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94亿元。
技能人才哪里来?
在湖北(通山)荣浩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军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建成投产时,本计划招聘1000名生产技术工人,但由于企业对工人的岗位技能要求较高,只招到300多名熟练工人,3条生产线只能运行1条,生产能力严重不达标,当时急得团团转。
就在这时,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责成有关部门为企业定向培训和招工,半年时间就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目前,企业正在为二期扩建进行人才储备。
据统计,仅今年头5个月,该县就举办大型招聘会5场,现场帮助企业达成用工意向3000余人次。确立定点定向培训学校5所,培训技术工人近500人。通过劳动就业部门推荐就业的技术工人,占到全县新增技术岗位的65%。
(记者 柯常智 特约记者 陈卫民 程平利)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今年新增10栋“550”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下一篇:
清晨协奏曲
“江堤堤坡上的杂草都要割除干净,不留一处杂草!”12日晚上8点,咸安区横沟桥镇四邑公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横沟桥镇四邑公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