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集广场,穿红戴绿、步调一致的腰鼓队飒爽入场。老人的欢呼声、孩童的嬉戏声此起彼伏,激荡夜空。
占地112亩的大集公园,依偎大集山脉,坐拥明月清风。这里风景如画,健身步道和生态湿地相得益彰。像庞汉生一样,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百姓来此娱乐休憩。
一年前,这还是个破旧低洼的老棚户区,一遇大雨即被淹没,居民叫苦不迭。
有市民疾呼,“傍晚时分,大家能有个休闲的好去处,一起散散步、跳跳舞就好了……”一个能集纳万名百姓的休闲公园成为崇阳人的集体诉求。
随即,打造一个大型休闲公园纳入崇阳县十件实事中。
“城建适合我们的需求,兴建一个,成功一个,我们也受益一个!”庞汉生谈笑风生,他在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感受着县城的变化——
隽水河畔,曾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县里邀请园林规划专家实地考察,投资2.3亿元建设的“一河两岸”景观防洪工程一期工程已竣工。
如今漫步隽水河岸,只见河水清澈,南岸绿树成荫,北岸鹅暖石铺就的健身步道。浮雕呈现的本土历史文化长廊,富含都市风情的咖啡馆……
有市民和他一样感叹,穿行其间,哪里还有一点过去的影子,恍若漫步于武汉江滩。
一直以来,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民生举措,都实实在在回应着群众期待——
路畅了、灯亮了,256条背街小巷悄然变脸。针对群众反映的“背街小巷”环境差问题,崇阳及时梳理,并开展综合治理,多次组织公安、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深接窄巷、城乡结合部等治安隐患地段集中整治。
集贸市场美化了、有序了。针对城北农贸市场设施陈旧、空间拥挤问题,该县新建崇阳大市场,整顿集贸市场秩序。
曾经,“脏水到处流,麻木满街跑”,崇阳人叹苦,外来人摇头。全县以“六城同创”为抓手,强力推进“净、亮、绿、美、畅”等建设。如今城区净了、亮了、美了。
县交通部门高位对标,自我加压,为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列出时间表。今年来已策划11个项目,列入全省交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新建的幕阜山旅游公路,不仅解决了山区群众行路难,而且为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在天城镇、白霓镇、沙坪镇等地,路边、街边、水边、村边,新栽种的一排排绿化树生机盎然,樟树、桂花树等树种交相错杂,石楠等苗木相映成趣。
今年以来,县里开展“绿满崇阳”行动,实施生态惠民,建设“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的城市景观。
热烈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步旋起来,深情的歌声唱出来……如今,广场舞风靡全县,城乡乐声四起。
“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对精神的也有更高的需求!”大家说,山里的夜,过去除了狗叫,再也听不到什么声音了,现在可是“夜夜笙歌”。
在金塘镇,村民们自编自演,相互较劲,跳得好不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该镇13个村中有12个村有篮球场,村民时常齐聚一块,同场竞技。
在白霓镇,建起6个乡村文化广场,镇里2个腰鼓队、2个花鼓戏团走村串户乐翻了天。
改变远不止于此。在崇阳,有着更多的变化在上演。
事事落到实处,件件关乎民生。作为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的一条城市主干道,迎宾大道总投资1.5亿元,全长5.4公里,宽60米,为沥青路面。两边18米宽的植物绿化景观区,美不胜收。
从“问题清单”到“满意答卷”,崇阳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一张完美的民生答卷,构建了干群之间的同心圆。
(记者 刘文景 王凡 特约记者 蔡亚君 通讯员 雷应华 沈忱)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县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纪实
下一篇:
赤壁开通公文传输“直通车” 缩短公文传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