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都市报记者体验“咸马”
兴奋 畅快 享受
不跑不知道,一跑真奇妙!
“咸马”是我的马拉松处子秀,也正是因为我真实地置身其中,才真正深刻体验到跑步带来的奇妙乐趣。
作为从头至尾参与此次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赛报道工作的记者,我在采访过程中,就对家门口举办的马拉松赛充满期待,报名通道开启之日就报名参赛“微马”。
比赛当天,我一大早就前往赛场。越接近赛场,越感到浓烈的氛围,心情也越来越兴奋,一阵阵跃跃欲试的冲动让我热血沸腾。
发令枪响,立即点燃整条赛道的热情,当我跃过起点,跑在宽阔的赛道上,一种极致的畅快感迅速遍及全身。
跑道两边,无数的“长枪短炮”聚焦我们、热情的观赛市民都在为我们加油,那种感觉好得无法用词来形容。
跑道中间,我身边的参赛者一个个都神采飞扬:他们中间,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头发花白的老人、稚气未脱的孩童;他们中间,有的是一家三口、有的是单位同事、有的是亲朋好友;他们中间,有的牵着手携手并进,有的推着孩子慢慢向前,也有的大步流星急速如风。整个微马的队伍整体前进速度不快,但他们跑出了激情和快乐,爽朗的笑声始终围绕在身边。
短短六公里路程,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整个赛事的不易:在沿途设置上,整条赛道都用栏杆隔开,各个路口均有安保人员站岗,每到一公里都设有里程标识提醒参赛者;在赛道设置上,既有宏伟的街区和各种地标建筑,也有美丽的公园和山青水秀的景色;在参与度上,有多个队伍、多种元素参与,让每一位参赛者都能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终点,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完赛的选手鼓掌祝贺,并送上了纪念证书。那个时候,我们都是胜利者。
眼见不如实践,运动带来感动。这是我的切身体验,下一次,等你来!
(香城都市报记者镇强)
孙建华:延续军旅情怀
退伍老兵孙建华是赤壁人,这些年一直在外地工作。4日晚,他从广东惠州坐火车赶回咸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7名“中国老兵马拉松俱乐部”成员参加了“咸马”全马比赛,历时4小时13分。
据了解,中国老兵马拉松俱乐部组建于2014年11月18日,主要成员来自于现役或退役军人,目前加入会员3000余人,在全国21个省市设立分会,独立会长管理。参加会员 必须满足两证:退伍或现役证和马拉松成绩证书。
虽然脱下了军装,在外工作多年,从事自由的职业,但孙建华身上的“兵味”依然很浓。他扛着红旗跑完全程,挺拔的身姿展现出特有的自信。
“我练长跑才两年,今年是第二年,前后一共跑了十几场马拉松。”孙建华说,“咸马”赛道布置得不错,志愿者服务也很周到。希望“咸马”越办越好,届时他将继续参加。 (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
胡咸斌:连夜返乡参赛
“我是咸宁人,自己家门口举办马拉松,我怎么能不参加呢?”4日晚,胡咸斌坐了一夜火车,从南京赶到咸宁参加“咸马”。
胡咸斌老家咸安张公,他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南京工作,从2014年开始跑马拉松,就在上个月,他还参加了上海马拉松。按正常的运动休息规律来说,胡咸斌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参加长跑,但一听说是自己家门口要办马拉松,他立马向单位请了假,赶回来参赛。
胡咸斌认为,一个城市的马拉松举办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政府的重视程度;马拉松运营公司专不专业;市民的参与度;志愿者服务及保障是否到位。
胡咸斌说,咸宁第一次举办马拉松赛事非常成功,其中,盛大的启动仪式调动了市民的积极性,志愿者服务借鉴了其它地方成功经验,热情的市民提高了运动员的兴奋度。“城市马拉松主要在于办得周到,参与者广。咸宁以后举办马拉松,我还会再来!”胡咸斌说。 (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