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能朗、黎海波、阮文杰报道:每到雨天,全县136个村文化礼堂里书声琅琅;每到傍晚,全县216个村湾群众欢集在禾场歌舞翩翩……这是通山县建设红色文化工程呈现的喜人情景。
针对农村群众学习、娱乐无场所,精神文明生活贫乏的实际,今年来,通山县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将全县136个“农村宗祠”改建成文化礼堂,把宗祠门前禾场建成广场,使之成为拥有一个国旗台、一个图书室、一支乡贤宣讲队、一支文艺团队、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一个红白理事会、一副文化牌匾、一面文化墙、一个活动广场、一套体育器材的“十个一”精神扶贫阵地,打造政策讲堂、道德讲堂、文化学堂,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该县已先后成立村(居委会)腰鼓队、广场舞队235个,举办文艺演出和科普、法制讲座263场,参加活动群众达17万余人次。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下一篇:
咸宁市城管执法委提升质效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