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一泓清水润民心——来自市水利和湖泊局绿色扶贫的报道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04-30 08:30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敖琼


解决饮用水难题,发展绿色产业,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日前,记者来到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走近市水利和湖泊局驻村工作队,去感受一个个绿色扶贫的美丽故事。

一根水管  村民心里甜了

17日,记者走进67岁的蔡美元家中,看到蔡美元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一盆菜,走到自来水边,轻轻扭开水龙头,“哗哗……哗哗……”一股白花花、干净的水,流到水桶里。

洪口村位于咸安区西南,在省道S360路边,距离城区15公里,全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9.05亩,水田371亩,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0个村民组533户218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373人,是“十三五”湖北省重点贫困村。

2015年,市水利和湖泊局扶贫工作队进驻洪口村。“71口大塘大多不能蓄水,灌溉不能保障,群众饮水困难,水利基础设施一片空白”,该局首任扶贫工作队长石教骏对村里的情况记忆犹新。“水利扶贫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作为老水利人,石教骏一到村里,便用一个月时间“游山玩水”走遍20个小组,详细调查大塘情况,踏勘管道走向。

随后,工作队充分利用部门优势,紧锣密鼓跑项目、找支持,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全面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每组2口当家塘共40口大塘、姚家闸水库整险加固、11处拦水堰等治理。

为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工作队跑项目、要管材,投入181.8万元开展安全饮水工程,将自来水管道通到了家家户户,2016年8月份,全村430户村民全部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

“以前没有通水的时候,就到水塘里去挑,都是一些死水。怕不干净,然后就接房顶上的水来用。”说起洪口村缺水的历史,村民蔡美元打开了话匣子。

蔡美元继续介绍,洪口村属丘陵地带,全村被群山环抱,降雨多随地形流散,积水难。8组有10户人家,一共38口人,从前,洗衣刷碗都是靠村口60平方米的小水塘,想吃干净水,得到山上的水井去挑。她的腰椎有毛病,每次挑趟水,回来都要喘半天。

“我们贫困户还减了安装费。”蔡美元说,现在,村民只需按1元/吨的标准缴纳水费,就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干净的自来水,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

“村里吃水、灌溉都不成问题,村级发展后劲十足”老支书段建平坦言,水利扶贫让村里彻底变了样。

一个产业  农民荷包鼓了

17日,在洪口村农业科技示范大棚里,一个个小巧的育苗穴盘整齐地摆放在可移动苗床上,各类种苗在盘内生长旺盛,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大棚深处,贫困户余岳云戴着口罩正忙着移栽蔬菜苗,手起苗落,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一盘蔬菜苗的移栽。

“这批生菜苗长得特别好,再过几天就可以出圃了。”余岳云说,育苗温室采用工厂化无土穴盘育苗,能实现播种、施肥、洒水等环节的自动化,温室内安装循环风扇,可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

62岁的余岳云是洪口村2组的贫困户,3月中旬就在科技园进行补种补苗工作,她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收入比一些青壮年的还多”。

“三月份在补苗,做了上十天,四月份在移栽,每天都是一百块,这些天总共是2000多块。”余岳云说。

据市水利和湖泊局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王升贵介绍,该村2月底开始复工复产,从外地协调蔬菜苗,进行了补种补栽,在补种期间用工人次就达到了100余人次。“我们每天用工吸纳村民60多人,其中贫困户就有40多人,每个贫困户每天收入大概是一百元左右。”

临近中午,在洪口村草莓采摘基地,该村贫困户江满珍正在对草莓园进行拔尖打叶。据了解,江满珍和丈夫都有慢性病,每天都要吃药控制,村内的项目复工复产也让他们有了一笔额外收入。

“在这里做事有120元一天,希望引进更多的项目,让我们每个月有更多的事做。”江满珍说。

据了解,2017年底洪口村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贫困村出列,2018年全村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3人全部如期脱贫。

“经过五年培育,洪口村现在已有九个扶贫产业项目,形成现代设施农业+果蔬采摘+有机农产品种植+七彩苗木花卉观赏+都市菜园+生态休闲度假+民宿综合体。”洪口村党总支委员程雅说。2019年村集体积累达15万元,产业稳定带动贫困户22户,年户均增收2500元,2019年村民从产业务工收入达120万元。

据了解,洪口村在严控疫情的同时,千方百计保障贫困户收入,通过多种措施,为贫困户春耕生产和家门口就业提供务工岗位。

截至目前,洪口村已复工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家,用工人数280余人,其中贫困户固定用工达到了120余人。


一个工程  贫穷山村美了

从S319国道来到洪口村熊家湾,小道蜿蜒,小微水体赵家港边古木参天,栈道相连,几处古色古香的农家乐环绕四周,垂柳依依,水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村湾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晋“网红”。

“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河,堤坝垮塌,沿河杂草丛生,垃圾随处飘,污水任性流,路过都要掩着鼻子走。”洪口村村支书贺锋至今记忆犹新。

历史上,龙家塘经历了由清变浊、由浊变清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进入2000年,村民身心受害……如今,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得以重现。

2017年,我市推行“河湖库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打造“安全的河、干净的河、美丽的河”。从大江大河到小微水体,河湖库长制责任落实全覆盖,管水治水到村进组入户,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此为起点,洪口村为河湖库长制的“试验田”,打造小微水体管护样板区。

在洪口村熊家湾入口公路右边,一块巨大的小微水体公示牌格外引人注明,62个小微水体名称、所在位置、水体规模、功能、存在问题、整治措施、河库长体系等基础信息台账一目了然。

小微水体主要指流动性较差的小河小溪、小沟小渠、山塘水库等,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抓小微水体管护,就是要把一根根‘毛细血管’管起来,源头治理抓到底、抓到位。”王升贵心中有本账:洪口村统计在册的小微水体有62处,囊括了小河小溪、小沟小渠、山塘沟涧等。

贺锋是洪口村二组塘堰的“管护人。”这几天,他正忙对二组的所有沟渠进行清淤工作。

“现在农田也开始灌溉了,要赶紧把这个沟里的淤泥清理掉。”贺锋说,因受疫情影响,他们3月初才开始复工,现在正在抢抓时间修复小微水体,满足农事需求。

“沟渠通畅了,不仅是方便灌溉,也让我们村的环境更加美丽。”贺锋说,天气晴好时,有许多市民驾车来洪口村旅游,大家对洪口村的美丽风景流连忘返。

据介绍,洪口村自去年十月份正式营业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3万人次。

树绿了,水清了,花也盛开了。洪口村的一切都开始“复苏”,在贺锋的心里,小微水体管护好了,乡村就更美好了。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开展重点项目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检查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