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恬 通讯员 敖琼
解决饮用水难题,发展绿色产业,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日前,记者来到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走近市水利和湖泊局驻村工作队,去感受一个个绿色扶贫的美丽故事。
一根水管 村民心里甜了
17日,记者走进67岁的蔡美元家中,看到蔡美元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一盆菜,走到自来水边,轻轻扭开水龙头,“哗哗……哗哗……”一股白花花、干净的水,流到水桶里。
洪口村位于咸安区西南,在省道S360路边,距离城区15公里,全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9.05亩,水田371亩,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0个村民组533户218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2户373人,是“十三五”湖北省重点贫困村。
2015年,市水利和湖泊局扶贫工作队进驻洪口村。“71口大塘大多不能蓄水,灌溉不能保障,群众饮水困难,水利基础设施一片空白”,该局首任扶贫工作队长石教骏对村里的情况记忆犹新。“水利扶贫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作为老水利人,石教骏一到村里,便用一个月时间“游山玩水”走遍20个小组,详细调查大塘情况,踏勘管道走向。
随后,工作队充分利用部门优势,紧锣密鼓跑项目、找支持,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全面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每组2口当家塘共40口大塘、姚家闸水库整险加固、11处拦水堰等治理。
为彻底解决群众吃水难,工作队跑项目、要管材,投入181.8万元开展安全饮水工程,将自来水管道通到了家家户户,2016年8月份,全村430户村民全部用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
“以前没有通水的时候,就到水塘里去挑,都是一些死水。怕不干净,然后就接房顶上的水来用。”说起洪口村缺水的历史,村民蔡美元打开了话匣子。
蔡美元继续介绍,洪口村属丘陵地带,全村被群山环抱,降雨多随地形流散,积水难。8组有10户人家,一共38口人,从前,洗衣刷碗都是靠村口60平方米的小水塘,想吃干净水,得到山上的水井去挑。她的腰椎有毛病,每次挑趟水,回来都要喘半天。
“我们贫困户还减了安装费。”蔡美元说,现在,村民只需按1元/吨的标准缴纳水费,就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干净的自来水,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
“村里吃水、灌溉都不成问题,村级发展后劲十足”老支书段建平坦言,水利扶贫让村里彻底变了样。
一个产业 农民荷包鼓了
17日,在洪口村农业科技示范大棚里,一个个小巧的育苗穴盘整齐地摆放在可移动苗床上,各类种苗在盘内生长旺盛,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大棚深处,贫困户余岳云戴着口罩正忙着移栽蔬菜苗,手起苗落,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一盘蔬菜苗的移栽。
“这批生菜苗长得特别好,再过几天就可以出圃了。”余岳云说,育苗温室采用工厂化无土穴盘育苗,能实现播种、施肥、洒水等环节的自动化,温室内安装循环风扇,可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
62岁的余岳云是洪口村2组的贫困户,3月中旬就在科技园进行补种补苗工作,她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收入比一些青壮年的还多”。
“三月份在补苗,做了上十天,四月份在移栽,每天都是一百块,这些天总共是2000多块。”余岳云说。
据市水利和湖泊局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王升贵介绍,该村2月底开始复工复产,从外地协调蔬菜苗,进行了补种补栽,在补种期间用工人次就达到了100余人次。“我们每天用工吸纳村民60多人,其中贫困户就有40多人,每个贫困户每天收入大概是一百元左右。”
临近中午,在洪口村草莓采摘基地,该村贫困户江满珍正在对草莓园进行拔尖打叶。据了解,江满珍和丈夫都有慢性病,每天都要吃药控制,村内的项目复工复产也让他们有了一笔额外收入。
“在这里做事有120元一天,希望引进更多的项目,让我们每个月有更多的事做。”江满珍说。
据了解,2017年底洪口村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贫困村出列,2018年全村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3人全部如期脱贫。
“经过五年培育,洪口村现在已有九个扶贫产业项目,形成现代设施农业+果蔬采摘+有机农产品种植+七彩苗木花卉观赏+都市菜园+生态休闲度假+民宿综合体。”洪口村党总支委员程雅说。2019年村集体积累达15万元,产业稳定带动贫困户22户,年户均增收2500元,2019年村民从产业务工收入达120万元。
据了解,洪口村在严控疫情的同时,千方百计保障贫困户收入,通过多种措施,为贫困户春耕生产和家门口就业提供务工岗位。
截至目前,洪口村已复工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家,用工人数280余人,其中贫困户固定用工达到了120余人。
一个工程 贫穷山村美了
从S319国道来到洪口村熊家湾,小道蜿蜒,小微水体赵家港边古木参天,栈道相连,几处古色古香的农家乐环绕四周,垂柳依依,水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村湾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晋“网红”。
“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臭水河,堤坝垮塌,沿河杂草丛生,垃圾随处飘,污水任性流,路过都要掩着鼻子走。”洪口村村支书贺锋至今记忆犹新。
历史上,龙家塘经历了由清变浊、由浊变清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进入2000年,村民身心受害……如今,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得以重现。
2017年,我市推行“河湖库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打造“安全的河、干净的河、美丽的河”。从大江大河到小微水体,河湖库长制责任落实全覆盖,管水治水到村进组入户,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此为起点,洪口村为河湖库长制的“试验田”,打造小微水体管护样板区。
在洪口村熊家湾入口公路右边,一块巨大的小微水体公示牌格外引人注明,62个小微水体名称、所在位置、水体规模、功能、存在问题、整治措施、河库长体系等基础信息台账一目了然。
小微水体主要指流动性较差的小河小溪、小沟小渠、山塘水库等,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抓小微水体管护,就是要把一根根‘毛细血管’管起来,源头治理抓到底、抓到位。”王升贵心中有本账:洪口村统计在册的小微水体有62处,囊括了小河小溪、小沟小渠、山塘沟涧等。
贺锋是洪口村二组塘堰的“管护人。”这几天,他正忙对二组的所有沟渠进行清淤工作。
“现在农田也开始灌溉了,要赶紧把这个沟里的淤泥清理掉。”贺锋说,因受疫情影响,他们3月初才开始复工,现在正在抢抓时间修复小微水体,满足农事需求。
“沟渠通畅了,不仅是方便灌溉,也让我们村的环境更加美丽。”贺锋说,天气晴好时,有许多市民驾车来洪口村旅游,大家对洪口村的美丽风景流连忘返。
据介绍,洪口村自去年十月份正式营业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3万人次。
树绿了,水清了,花也盛开了。洪口村的一切都开始“复苏”,在贺锋的心里,小微水体管护好了,乡村就更美好了。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开展重点项目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检查
咸宁网讯通讯员周黎报道:近日,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汀泗桥镇洪口村,实地视察洪口村项目振兴示范项目。通过实地视察和...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聂爱阳报道:4月5日,在赤壁市官塘驿镇龙凤山村益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
咸宁网讯全媒体记者沈二民、通讯员汪启光报道:4月初,崇阳县教育局组织帮扶人深入到铜钟乡在下村开展战疫战贫送温暧助春耕活...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谭昌强、通讯员熊熙报道:3月31日,嘉鱼县陆溪镇嘉珍生态农业公司车间内,该镇贫困户刘美英正忙着将藕带...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柱、特约记者童金健、通讯员刘姣报道:“因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家这么多土鸡和土鸡蛋都卖不出去...
”3月2日,听说嘉鱼县高铁岭镇九龙村3组村民李茂鉴的鸡蛋滞销,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亮在电话里打包票。2016年,...
咸宁网讯(通讯员翁琦)近日,通山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带队深入五个包保村,向贫困户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和关怀。为改善村民人畜饮...
本次送温暖活动的对象不限于贫困户,结合村里实际,大家公认的相对困难的家庭都是本次捐赠的对象,既缓解了困难户的燃眉之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罗序文通讯员董铭黄小静12月27日,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张场村贫困户蔡若飞吃完午饭,拿着剪刀来到自家黄桃地...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周阳)12月2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19年12月“中国好人榜”,共有103位身边好人光荣入选,将生命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