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记者走进赤壁市赤壁镇东柳村,一座座大棚映入眼帘。大棚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
“现在村里闲逛的人少了,大棚里忙碌的身影多了。”东柳村党支部书记吴会堂介绍,我们的西瓜刚刚下市不久,现在全力育苗和移栽西兰花。
吴会堂说,以前农户土地一般都是种植水稻、棉花,每亩收入不超过2000元。改种蔬菜、西瓜后,每亩收入平均达到4000元以上,实现了每亩收入翻番。
据悉,10年前的东柳村,虽建有“复兴路”“幸福渠”,但发展落后,全村农村居民年纯收入不到9000元。直到2011年,新任党支部书记吴会堂上任后,他带领村民积极探索增收致富新路子,自掏腰包聘请浙江、湖南、广西的种植能手来村授课。
在吴会堂的带动下,东柳村大力发展西瓜、葡萄等特色产业。近些年,还成立了赤壁市创先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并逐步向有机蔬菜生产转化,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我家有20亩大棚西瓜,今年每亩地的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在疫情特殊的困难时期里,身边在外打工的亲友没了收入,而我的收入却超过了10万元。”东柳村贫困户陆华庭看着自己的致富大棚,激动不已。
“2017年没有土地流转前,我家每亩地只有200到300元的收入,现在每亩地能有5000元的收入。”眼下,正在奋力移栽西兰花的陆华庭,还带了家里几名亲友一起干,满脸喜悦。他非常感谢吴会堂为他们指明了致富路。
在东柳村,像陆华庭一样翻身致富的贫困户还有28户,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是该村“两委”班子的一致意见。如今,大棚种植解决了本村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28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同时,还吸引了邻村低收入人群前来务工。
目前,东柳村建成西瓜大棚1640个、葡萄大棚420个、蔬菜大棚200个、稻虾共作基地2700亩,果蔬等农产品供不应求。
据统计,现在的东柳村,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2019年合作社村级集体分红达27万元。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19年全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张海燕 )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明巡访在行动】咸宁市民文明巡访员开展首次巡访
疫情之下,新疆阿克苏蔬菜供应是否充足?价格是否稳定?市民买菜是否方便?【民生经济看点】一个西红柿从大棚到餐桌之“旅”8月1...
题:当直播成为一种新农活儿新华社记者杨绍功、赵久龙、郑生竹一顶渔夫帽、一件花领衬衫、一条百褶碎花裙、一双白色帆布鞋,脸...
工人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唐家房镇果树种植大棚内为桃树疏花(2月26日摄)。桂永帅说,这几栋大棚是他的生产基地,更是他的农...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报道:20日下午,市委书记丁小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在通城专题调研了“大棚房”问题清...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黄兰芬通讯员周奇志)日前,市“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督导组到咸安区督办“大棚房”问题清理整...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恬报道:1日,继全国、全省“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召开相关视频会...
在开展基建的同时,方琴加强技术学习,先后赴江苏养殖厂进行实地学习,在北京进行了一年多的理论学习,掌握水蛭的养殖技术,...
咸宁网讯(通讯员唐成)日前,通山县召开会议,就抓好“大棚房”问题整改销号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目前,通山县“大棚房”问题...
咸宁网讯通讯员唐成报道:3月1日,继全国、省、市“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后,通山县召开会议,就抓好“...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通讯员葛琦“有机蔬菜,销售一空!2013年,叶小华投建了10个大棚,选择了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