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马丽娅、陈红菊、丁伟报道:山谷里,阵阵微风吹来丝丝凉意。成群的蜜蜂“嘤嘤嗡嗡”,在涧水边、花丛中、树顶上,忽上忽下,自由自在……8月31日,记者在位于鄂赣两省交界处的峡谷中,邂逅了一个传统养蜂村——崇阳县高枧乡老胡洞村。
行走在该村,竹茂木翘,鸟鸣琅然,高山岩岩,流水潺潺。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密林深处,或是房前屋后,都能看到传统的蜂箱。
“养蜂45年了,我的好蜂蜜正愁没处销!”在该村一组,养蜂人王金艳讲起了自己的“窘况”。
老胡洞村曾是崇阳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3个组、558人,水田不到130亩,330多亩耕地零星分布在各个山坳里,常年有成群的野猪出没,田地几乎没收入。由于地处青山水库源头,也不能发展大型养殖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人靠卖炭、狩猎、晒干笋为生。有些家庭人多,口粮都不够。山里流传着养蜜蜂的手艺,为了糊口,家家户户又“捡”起了养蜂的手艺,用蜂蜜兑换口粮。
王金艳今年58岁,曾当了十多年村干部,十四五岁就跟着长辈们学养蜂,是远近有名的养蜂“专家”,经常有人上门请教养蜂疑难问题。
在当村干部前,王金艳曾养了100多箱蜜蜂,后来因精力有限,便只留下几箱蜂种。2018年退休后,他重拾养蜂“事业”,一来打发时间、补贴家用,二来是想发挥余热,带领村里人谋一条绿色致富之路。如今,他的蜜蜂已发展至200多箱。
“山里网络信号不好,起初,我试着在微信朋友圈销售自家的蜂蜜,陆陆续续有些订单。可路途太远,出山一趟油费都得花不少,一次订单太少的话实在不划算。”王金艳说,后来,产量太多了,光靠他自己,实在是卖不动!
明明生产的是纯正的好蜂蜜,无奈却苦苦寻不到“好市场”。王金艳带领记者来到他家库房,里面摆放着很多个密封的大桶,王金艳随手揭开一个桶盖,用勺子一舀,亮晶晶的蜂蜜就散发出诱人的香甜味。
“夏季温度高,蜂蜜容易发酵,前几年酿的好蜜都白白浪费了!”王金艳告诉记者,眼下,他家又有2000多斤蜂蜜没卖出去,他只好在隔壁的通城县找了一家冷库,已将上好的野桂花蜜、木子花蜜、板栗蜜都寄存在那里,现在急需寻一条好销路。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老胡洞村,“好蜜愁销”是一种普遍现象。
该村3组60多岁的张阳武是一个养蜂大户,年产蜂蜜1000余斤。在他的带动下,该组王四平、廖一胜等10余户贫困户也走上了养蜂之路。
“平日里都是靠亲戚朋友或者熟人帮忙销一些,没卖完的也只能堆在房里。”张阳武说。
“如今,养蜂已经成了我们老胡洞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如果有人能帮忙联系一下外面的销售市场就好了!”该村2组,70多岁的养蜂人徐宏武说。
“除了市场,村民们还急需学一些关于蜂蜜储存方面的技术,真心希望大家能为我们这些深山里的蜂农指点迷津!”王金艳说。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 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月21日,通城县沙堆镇罗塘村中蜂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养蜂。刘建平摄(影像咸宁)。
野蜂攻击性极强,令人谈之色变。而在咸安区一深山老林里,却有人将其视为宝贝,不但不怕,还当兴趣爱好养起来,赚取了财富又...
“没想到,远在内蒙古,家乡人还记挂着我,给我送来了爱心款。”7月28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崇阳养蜂师傅王金侯,...
本村缺少田地,在他们的策划下,塔坳村承包邻村闲置土地,引导贫困户以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投资160万元,建起农业合作产业园。...
70多岁的村民靠养蜂养家本来就不易,却被人盗走7箱蜂箱,嘉鱼县公安局簰洲湾派出所民警全力破案,为其挽回损失5000余元,让老...
“嘿嘿嘿”, 9月9日,养蜂老人金大邦拿着4000元钱抖了抖, “这下好了。那时,养蜂贫困户金大邦和庞七员老人的蜜蜂都放在村...
新桥风光新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千年古枯滴水岩瀑布滴水岩千年古道说起崇阳县石城镇的新桥村,便不能不提村入口那座古老的双...
咸宁新闻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徐功频、陈君益报道:15日,崇阳县农商行高枧支行副行长叶翔帆一早就赶到老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王琼洁陶然“我们的蜂蜜已经卖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四川等地,这下不用愁了!9月22日,本报...
咸宁网讯通讯员王三明报道:“多层分区蜂箱最大优点是科学实用,取蜜时绝不会伤害到蜜蜂,同时对蜜的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好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