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杜培清 通讯员 向美琳)2月22日,在落实2025年科技赋能行动暨全市科技工作推进会上,市科技局亮出今年科技创新“任务单”:力争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填报55亿元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5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00家以上。
202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2.22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入库科技中小企业2024家,同比增长45.7%,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31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720家;全市获得省科技奖13项,其中5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排名全省第5位……
新的一年,我市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今年,我市将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5+4”产业政策需求制定支持创新平台跨越发展专项政策,制定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9526”科技创新体系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动高企培育和申报工作,推动科技创新打开新局面。
创新平台是企业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载体。今年,全市科技系统将建强建实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咸宁高新区、各县(市、区)围绕各地主导产业技术需求,建优建强1-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建成国家级产业集群1个、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1个、省级创新联合体1个、新增市级技术创新平台150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50%。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力争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填报55亿元以上。
增强新兴产业实力,抢占未来产业赛道。今年,我市将聚焦一区一园一中心,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在原横沟科学城规划区域内建设武咸科技共建区,承接武汉等省内外产业转移;建好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争取2025年园区企业来咸建设基地40家以上,引进各类人才50名以上;参照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发展模式建设咸宁科创中心,打通上海-武汉-咸宁科创资源流通通道,引进30个优质科创项目和企业落地,搜集、洽谈落地意向项目100个以上。分步在上海、北京、深圳设立飞地窗口,搭建优质成果、高端人才和资金等科创资源流入渠道。
建好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将围绕“5+4”产业发展需求,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整合新增项目申报、资金拨付、专利展示等功能,帮助企业更好享受平台资源和服务,力争今年平台入驻企业突破7000家,完成需求对接突破2500项,实现翻番,将科创供应链平台打造为全省标杆。
今年,我市持续推进“三个一百”建设,培育100家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00家以上;申报省科学技术奖20项,力争获奖5项以上,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支持100项重要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245亿元以上,占GDP比重保持全省前列;建好用好三支科创基金,夯实原创性突破和产业化跃进基础;落实“三线并进”工作机制,力争新增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35家,全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市人社局联合司法部门创新调解模式 工伤纠纷“一站式”化解
下一篇:
双向奔赴促振兴 互通互销共发展 咸宁黄冈互设农特产专柜
咸宁网讯记者周阳、通讯员胡炜光报道:日前,市经信局(市减负办)组织召开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近日,工信部对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进行公示,我市有1家企业入围。同时通过多种形式与各类综合平台及专...
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这些年多次勉励中小企业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为中小企业加油打气、纾困解难。
2022年8月5日,由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创客中国”湖北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咸宁预选赛在光谷...
有关部门和江苏省负责同志、各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代表等参加大会。
计划培育形成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千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推动中...
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已推荐29家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到省经信厅备案,计划从中择优选取12家企业申报第五批省级专精特新...
市经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对重点企业做好跟踪辅导,鼓励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2023...
截至目前,咸安区政府采购项目62个,总金额9693.39万元,其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数量50个,采购金额7611.32万元,面向中小企业...
省级每年遴选一批技术实力强,服务水平优的云资源云服务供应商,向中小企业发放5000万元上云服务券,引导中小企业“上云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