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从常州到赤壁,奋尔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军 返乡兴业写新篇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8-02 09:04

日前,在奋尔富电子科技(赤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各区域有序运作,激光剥外铝箔区的机械臂精准作业,DP塑壳半自动装配区的工人正进行零件嵌入,线端区的技术员在调试参数。

该公司董事长唐军正检查着一条全新的芯片研发生产线。这位从赤壁“走出去”的企业家,用13年时间完成了从他乡创业到返乡筑梦的跨越,成为我市楚商返乡兴业的典型。

赤子的产业反哺之路

2012年,唐军在江苏常州的电子产业园区创办了奋尔富电子。当时他带着几名技术骨干,在租来的厂房里开始了创业历程。2021年秋天,赤壁市招商团队的到访改变了他的发展轨迹。招商团队给他带来了详细的政策文件,涵盖产业园规划、人才引进方案及员工子女入学配套服务等内容,用诚意打动了唐军。

“政府承诺的‘全程代办’切实可行,从公司注册到厂房装修,37天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唐军回忆道。2021年9月,奋尔富电子科技(赤壁)有限公司在赤壁高新区成立。初期,生产车间只有三十多名工人,专注于转接头生产,唐军每天在车间与工人一同研究提高转接线良品率的方法。“起初合格的剥线工人短缺,政府帮忙从周边县市引进老师傅进行带教。”唐军表示,那时的厂房规模虽小,但他对未来信心满满。

今年春天,奋尔富电子的生产车间内,DP塑壳半自动装配区的机械臂以每分钟30次的频率作业,线端区的工人戴着放大镜剥线,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

“目前我们一个车间专攻一个产品系列,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的闭环。” 唐军介绍,车间智能显示屏实时显示数据:日产能2.3万件,合格率达99.7%。

而公司刚落户时,仅能生产转接头、转接线等基础配件,利润空间有限。唐军一直在思考产业升级之路。“赤壁市给予我们500万元技改补贴,并协助对接武汉高校的专家团队。”今年2月,二期厂房的芯片研发中心启用,第一枚自主研发的音视频传输芯片下线,这让唐军十分激动。

如今,奋尔富电子的产品已覆盖通讯、汽车、医疗等六大领域,远销日韩、欧洲。在半成品测试区,工程师李娟正在调试用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信号线,“我们的产品能承受-400C到800C的温差。”2024年,公司产值达4000万元,订单已排至今年三季度,车间保持24小时生产。

楚商精神的当代诠释

“不仅保证每天的食材新鲜,还要保证不重样,让员工们放心吃,喜欢吃!”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唐军每月还要抽出时间来检查食堂的饭菜。“让大家吃得习惯,工作才能更投入。”这一细节背后,是该企业带动当地300多人就业,其中八成是返乡农民工。

“我是赤壁人,了解乡亲们的难处。”唐军展示手机里的招工台账,2025 年新春招聘会后,已有87名新员工入职。他在厂区建设了夫妻宿舍,开办了职工子女托管班,“政府帮助我们解决用工问题,我们也要让工人安心工作。”这种政企间的良好协作使公司受到当地欢迎,周边已聚集5家配套企业,激活了赤壁的电子产业链。

公司产品陈列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荣誉证书,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外贸出口先进单位、就业扶贫基地等。“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是家乡滋养成就了我们。” 他回忆,去年汛期厂房进水,政府连夜组织人员抢险;资金周转困难时,银行3 天内就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这份支持转化为了唐军反哺家乡的动力。2024年,他将公司80%的物流业务交给本地企业,并牵头成立赤壁电子信息产业联盟。近期,他正在筹划将总部迁回赤壁的工作。“总部迁回后,这里将成为华中地区音视频传输的核心基地。”唐军表示。

成为核心基地,必须要有核心技术。该公司生产副总唐强表示:“以前我们生产200多种散货,现在聚焦高端市场,仅光纤模组就有12项专利。” 他举例,某款用于安防监控的延长器,信号传输距离从行业平均的50米提升至150米,这体现了唐军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理念。

在双循环中书写新篇

2024年,唐军调整市场布局,将外贸重心从欧美转向中东,仅在俄罗斯电子展就签下300万美元订单。“中东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对我们的车载信号线需求大增。”他表示,8月将去迪拜考察,9月参加沙特电子展,内贸方面也在积极推进。

在公司深圳办事处的筹备现场,电商运营团队正在搭建直播间。“我们已与头部主播签订年框协议,即将在抖音平台开售自主品牌产品。”唐军拿起一款带芯片的高清数据线说,“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内贸占比计划从30%提升至50%。”

今年公司产值预计突破5000万元,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60%。“虽有压力,但我们充满信心。”唐军望着窗外赤壁高新区正在建设的标准化厂房说,“待光纤模组量产后,将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落户。”

从常州到赤壁,从转接线到芯片,唐军的返乡之路坚定而从容。正如他所说:“楚商的根在湖北,把产业发展起来,让家乡富裕起来,才是最大的成就。”(咸宁日报记者 见博)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九宫山星空下的红色欢歌—— 记 2025 避暑季百姓大舞台八一特别演出
下一篇: 咸安大幕乡井头村特色民宿焕活美丽乡村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