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通讯员 雪雁鸣
8 月 1 日 ,在海拔 1657 米的九宫山,当晚上7点最后一缕阳光掠过铜鼓包的轮廓,将云中湖染成鎏金之色。凉风裹挟着云雾茶的清香掠过观众席。“九宫山2025避暑季”百姓大舞台(第二场)演出开始。这天是八一建军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通山县半坡艺术团演出正式开锣。这次活动由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通山县云中径假日酒店有限公司九宫天地承办。九宫清凉,避暑天堂,游客观众,满场满座,阵阵呐喊,欢声雷动,九宫山凉风习习、白云悠悠,游客吃完九宫美食、喝着九宫云雾茶,纳凉和看戏两不误,身体和精神两大补。
这个由钢笔画家毛才奇与书法家金剑平夫妇 2008 年创建的民间团体,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夜晚,献上他们第 327 场公益演出。舞台背景板上“九宫清凉 避暑天堂”八个大字在暮色中渐亮,与台下数千名观众目光交汇,共同等待一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节目单里的时代答卷
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前奏响起时,台下突然亮起一片手机闪光灯。73 岁的游客、退伍老兵王祖家拄着拐杖站起来激动不已,胸前的军功章在光影中格外醒目。这个节目是艺术团的保留曲目,每次演出都会邀请观众共同演唱。“我们特意调整了编曲,加入了通山山歌的调子。”乐队指挥徐唐儒解释道:“我们要让这首歌伴着九宫山的岩石与青松,让红色基因扎在乡土里、长在大山中。”
舞蹈《绿色军衣》的服装设计藏着巧思 —— 演员们的裙摆内侧绣着 “八一”字样,旋转时宛如绽放的军徽。“他们在排练时有个动作需要单膝跪地,膝盖磨破了皮,但想到中国军人的伟大。这点疼算什么。" 演出前,她们在膝盖上贴了几张创可贴,却在谢幕时发现早已渗出了血迹。
男歌手陈其育演唱的《向往神鹰》融合了浓郁的民族韵味与开阔的抒情特质,形成了一种深情的表达,仿佛能让人联想到雪域高原的苍茫与圣洁。低吟时如诉心声,温柔而恳切;高音时则如呐喊般奔放,充满了力量与激情,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张力,让游客听众能深刻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豪迈与虔诚。
女声独唱《兵哥哥》引发了最热烈的欢呼。演唱者成六顺是通山有名的高音歌唱演员,每次唱到<标点符号“缺少成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境线”时,就想起可敬可爱的兵哥哥。她特意将歌曲降了半个调,让旋律更接近山歌的质朴。老百姓的赞歌不需要华丽技巧,只有真诚最动人。当唱到最后一句时,观众席上几位军嫂就不断擦拭眼角的泪水。
湖北大鼓《如此媳妇》带来了全场最密集的笑声。表演者徐唐儒将传统曲目改编成现代家庭故事,用通山方言演绎婆媳趣事。原本担心外地游客听不懂,结果排练时发现,幽默是共通的语言,加上九宫山许多都是回头客,多次到过九宫山,也就渐渐听得懂通山话了。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满了采风得来的笑话,有一次为了记录一个精彩包袱,在田埂上追着老农跑了半里地。
《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在红色经典的舞台上生动还原了历史语境,又传递出深刻的精神内核。战斗胜利后,赤卫队员们身着朴素的军装或布衣,脸上带着硝烟未散的疲惫却难掩兴奋,有的手持步枪、梭镖,有的挥舞着红旗,在舞台上载歌载舞。动作设计充满力量感与节奏感,湖北民歌的旋律融入其中,让整个场景既充满胜利的喜悦,又带着水乡人民特有的质朴与豪迈,也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革命的艰辛和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海拔 1657 米的精神高度
舞蹈《上春山》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演绎,当音乐前奏如溪流穿石般漫过舞台,十二名身着水绿色纱裙的美女们踏着碎步登场,裙裾上绣着的图案在追光下若隐若现。演员踮脚旋身时,腰间飘带突然散开,宛如九宫山漫山怒放的云锦杜鹃,瞬间将观众带入云雾初散的春山清晨。演员们的指尖仿佛沾着晨露,时而如轻抚新叶的春风,时而似啄食花蕊的山雀。
京剧《贵妃醉酒》的表演者廖玲玲带来了意外惊喜。这位老演员在高潮部分加入了一个高难度的 "卧鱼" 动作,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海岛冰轮初转腾 ——” 唱腔刚起,便有老票友在观众席轻呼一声。那声音不似寻常旦角的尖亮,倒像浸过九宫山的清泉,带着山石的沉厚与水汽的温润。此刻月光与灯光糅合在一起,投下斑驳的光影,真像广寒宫前洒落的清辉。
民俗舞蹈《打起莲厢喜事多》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20 名演员手持莲厢打出整齐的节奏,铜钱碰撞声与观众的掌声融为一体。这个融入了现代舞元素的传统节目,道具莲厢的竹竿是演员们亲手用九宫山的毛竹制作的 。演员们常说,莲厢打得多,日子才能过得火热。
在清凉世界九宫山,游客们触摸到了艺术的初心,云中湖泛起粼光,与星空连成一片,就像那些平凡生命里闪烁的赤诚之光。在九宫山的浪漫夏夜,这些来自田野与街巷的歌声,正把最朴素的情感,唱成最动人的时代乐章。
排练场上的汗水结晶
半坡艺术团的演员,有的是退休干部,有的是机关职员,有的是车间工人,有的是的士司机,有的是卖菜商贩,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学生。每天的凌晨五点,他们在通山县文化广场用粉笔画好了排练站位线。艺术团为这场八一演出准备了一个多月,成员们每天往返于农田、车间与排练场之间,有人带着晨露从茶园赶来,有人刚上完夜班顾不上休息,都前来排练。《绿色军衣》的托举动作必须整齐划一,就像真正的队列行进,为了排练这个节目,走步走了无数次。最艰难的是《打起莲厢喜事多》的编排。这项通山非遗技艺要求演员手持三尺莲厢,配合脚步打出 "铜钱响" 的韵律。演员为了练好一连贯的动作,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莲厢把手上的红绸被磨得发亮。有一次一名演员凌晨一点还在家里练,动作惊动了楼下的邻居,邻居上来敲门,结果现在他成了最忠实的观众。 艺术团 30 多名成员平均年龄 52 岁,最大的73岁,最小的 21 岁,大都要兼顾本职工作与排练,日均训练时长超过 4 小时。在七月流火的日子里,演员们的演出服能拧出汗水,这份辛劳,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
夜色已深,九宫山百姓大舞台晚会的最后一首曲子余韵渐消,舞台上的灯光缓缓暗了下来,人们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热闹非凡的场地,渐渐恢复了山间的宁静。山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吹响树上的叶子,仿佛在为这场美好的晚会点上省略号,等待下一场大戏的到来。
编辑:zhufengjin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常州到赤壁,奋尔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军 返乡兴业写新篇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徐世聪、通讯员蔡祖峰报道:打造国际知名高山冰雪乐园、大手笔建设云中湖度假小镇……26日,记者从九宫山...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能朗、伍仪武、袁德令报道:日前,笔者在九宫山镇采访时,看到镇党委书记阮志刚的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各...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刘会文)7月10日,由本报联手九宫山银河谷漂流景区举办的首届模特泳装摄影大赛进入评奖阶段,初评入围的20...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远远、通讯员蔡祖峰报道:7日,通山县人民政府召开《九宫山云中湖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初步方案》征求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镇强 通讯员孔祥轶 蔡祖峰) 近日,记者从市旅游委获悉,九宫山全景旅游导览图已经定稿。 据了解,这...
咸宁新闻网讯 通讯员王能朗、伍仪武、袁德令报道:日前,笔者在九宫山镇采访时,看到镇党委书记阮志刚的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各...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刘会文)7月10日,由本报联手九宫山银河谷漂流景区举办的首届模特泳装摄影大赛进入评奖阶段,初评入围的20...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王远远、通讯员蔡祖峰报道:7日,通山县人民政府召开《九宫山云中湖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初步方案》征求意...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镇强 通讯员孔祥轶 蔡祖峰) 近日,记者从市旅游委获悉,九宫山全景旅游导览图已经定稿。 据了解,这...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张仰强 通讯员张明)打造准四星级大酒店、建设地下三层停车场……昨日,记者从九宫山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