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是咸宁市的一张国家级“生态名片”。作为主产区的咸安区桂花镇,桂花苗木种植面积由不足过去1万亩发展到如今的3万余亩,鲜花年产量也翻了番
双轮驱动,培优苗木基地
眼下,走在咸安区桂花镇的山头地垴,乡间田野,目光所及,到处桂子婆娑。“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的景观,醉人心脾。
数据显示:桂花镇的桂花苗木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万亩发展到了3万余亩,鲜花年产量从原来的20万公斤提高到了40万公斤……9月27日,记者来到桂花镇,详解这组数据背后的“奥秘”。
项目驱动,苗木基地不断扩大。“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补贴……”桂花林业站站长孔栋良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已先后争取各类资金超过2000万元,吸引私营业主、外来人员和广大群众发展桂花苗木基地。
技术驱动,苗木品质不断提升。该镇每年组织对种植大户和群众进行培训,技术人员常年深入村组,无偿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桂花镇普遍推广应用“嫩枝密封扦插法”,桂花苗木的成活率由75%提高到了95%以上。
目前,桂花镇几乎每家每户都扦插了桂花苗,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的有38个,100亩以上的有16个,200亩以上的有7个,地径10公分以上的桂花大树4.2万棵。
多措并举,实现群众增收
当日,记者在桂花林业站看到,一楼专设了咸安林业系统的首家便民服务厅。这里24小时安排工作人员接待办证群众,凡需采挖桂花或采伐林木,只要提交申请,林业站免费代办审批手续。
落户该镇的湖北本草汇公司,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无硫干桂花生产线,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总经理程日升说,这得益于桂花镇营造的良好发展环境,跑项目、办证件、联系原料,企业享受到了保姆式的服务。
引导花农建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也是该镇帮助群众增收的一大法宝。近年来,网络销售、物流、快递业的快速发展,为桂花苗木销售创造了机遇。桂花林业站通过召开座谈会、请专家授课、上门宣传等方式,引导苗木经营大户网上销售。
目前,桂花镇有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电销平台120余家,快递、物流17家,年销售桂花苗木超过5000万株,销售金额达3000万元,涌现出苗木经营户4000余户,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00户、100万元以上的超过20户。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桂花镇的桂花经济风头正劲。
挖掘底蕴,丰富文化内涵
“1日上午到桂花源风景区赏桂花,中午到刘家桥民俗村吃饭……”这几天,山东籍落户咸宁的张伟夫妇一直在商量表妹一家国庆来咸的接待方案。
张伟说:“桂花源风景区最有咸宁地域特色,是接待亲朋好友的必去之地。”
位于桂花镇五老山的桂花源风景区,景区内有树龄在50至100年的桂花树1000余株,古桂园、观桂园有百年以上挂牌桂花古树363株,最大树龄达800多年,堪称一座桂花“博览馆”。
为建好桂花源风景区,在区林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该镇先后从外地引进28个新品种的桂花树种在桂花品种园,同时组织开展认养领栽工作,先后吸引108家单位和73名爱心人士认养桂花树237棵,筹集认养费188万元。
如今,桂花源风景区已经成为咸安区甚至咸宁市的特色精品旅游点之一。2012年以来,到景区踏青、旅游的游客超过10万人,桂花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全民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挂牌保护,严管特色资源
记者在桂花源风景区看到,每棵桂花古树都挂有“胸牌”,上面用中文、拉丁文标明了树种、年限等内容。
这是该镇防止特色资源流失,对桂花古树实行挂牌保护的有效举措。2005年和2014年,桂花林业站对桂花资源进行了两次清查,对1645株百年以上的桂花古树和9个桂花古树群落进行拍照、建档,逐一上“户口”、“挂胸牌”,聘专人,严看管。
对自然保护小区、挂牌保护古树、旅游区和公路沿边桂花大树、生态极端脆弱地方以及树龄百年以上的桂花树,该镇设定采挖禁区,严禁采挖。
在桂花镇,要采挖地径8至30厘米的桂花树,必经村组、镇政府逐级签署意见,林业部门实地勘查,最后报区政府审批。采挖时,要进行全程跟踪;运输时,必须凭采挖证办理木材运输证。
桂花林业站实行24小时巡查,对滥挖桂花树的从重从严打击。2012年至今,该站办理滥挖桂花树行政案件20起,依法移交森林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17起。(咸宁日报记者 王莉敏 通讯员 吴翔)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