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第二季度拉练检查中,崇阳全县生产总值58.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硬过半”,跃居全市前列。
这一实绩和局面,对山区县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崇阳来说,殊为不易。
县委书记杭莺说,以水滴石穿之功,构建崇阳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和万千气象的发展势态。
日前,记者走进崇阳,感受到山区发展的滚滚热浪……
一个亭园的滴水穿石之义
不少人感到,崇阳县政府大楼周围,满溢着浓酽的廉政文化气息。
今年5月开园的廉政文化园,给这个山清水秀的县城平添了又一清明景观。
亭亭耸立的乖崖亭,每每让人驻足沉思。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经典成语,在这里千年留香,妇孺皆知。
“水滴石穿”成语,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防微杜渐的警示意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普世价值。
拿什么来教育大众、激励干部?
崇阳的决策者想到了“水滴石穿”的典故。打造一个主题廉政文化园,建一个长远的、立体的、感性的基地。
于是,一个亭子,成为一个文化工程的灵感,一张蓝图的索引,一个园区的主题。
廉政文化园应时而建。
该园含“一园、一墙、一馆、一榭、一泉、二池、三亭、四径”,利用赋、经、书法、绘画、刻石、石雕、雕塑、篆刻、图文、联句等多种艺术形式,把崇阳历史上的主要廉史名臣、名典、故事等,在树木、石林、围墙、亭、榭、池、径、展馆等一体化展现出来。
漫步文化园,勒石篆廉、典故明廉、翠竹喻廉、美景映廉、百姓颂廉、亭榭吟廉、地名蕴廉、干部崇廉、讲堂倡廉、展馆昭廉……
好一个昭德明廉、寓理于景、润物无声的露天廉文化殿堂!
由此生发,他们推出“1+12+n”模式,12个乡镇开展“一地一品”廉政文化创建,让廉文化走进机关、农村、社区、企业、餐厅……
曲岸飞花总怡人,水滴石穿于无声。
两个责任的滴水穿石之功
抓“关键的少数”,把主体责任上肩上心;抓“少数的关键”,让监督责任落地夯实。
以水滴石穿之功,务管党治党之实。
去年来,县、乡、村层层制定“两个责任”体系清单300多份,推行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带队调研督导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制度,对12个乡镇和89家县直单位督责全覆盖。全面开展“问责追责年”活动,对29名党组织书记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追责问责,处分6人,诫勉谈话6人,约谈14人,通报批评3人。
针对“四风”隐身变种,该县利用“清风崇阳”微信平台、税务部门发票管理系统、手机“随手拍”、交通电子眼、12388专线电话、特邀监督员等,构成全方位、全天候“四风”监督管控网络。
动真的,碰硬的,来实的。
今年3月,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毛崇谋暗访县行政服务中心,两名上班玩游戏的干部被现场处理。今年防汛期间,县纪检部门突查干部到岗在岗情况,有6名缺岗的干部被当即追责。
十八大以来,全县共立案780余件,700多名干部受到党政纪处理,在全市位居前列。
惩治“微腐败”,“运用大数据比对”,对扶贫资金和惠民政策监督检查,去年以来查实线索7000余条,追缴违纪资金300余万元,问责100余人。
聚焦履职尽责、“三抓一优”作风督查,以“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城建、大民生”为主题举办4期电视问政,前2期已对11个部门进行了问题曝光,给予党政纪处分20人,组织处理26人。
主体责任层层压实,监督责任形成闭环链条。“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社会关系、清清白白的政商关系”正在形成。
全域发展的滴水穿石之力
如何把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变成气象万千的发展态势?
先看一组小数字:元至6月份,先后引进江阴海月无纺布、深圳荣利达线业、海洋钒铁、南孚维帮BOPP软塑材料、万和塑料制品等过亿元项目5个。全县全口径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85个,合同引进资金212.4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1.3亿元,完成市目标任务100亿元的71.3%。
还有一组大数字:今年全县列入国家、省重大项目库项目1399个,总投资达到5880亿元,列入ppp项目库192个,总投资1420亿元。列入县级储备库811个,总投资4735.9亿元。
数字并不枯燥,个个都浸透着全县干部群众的汗水,项项都蕴含滴水穿石之功。
管理从严,教育从严,并没有形成“惰政”、“懒政”、“散政”。
政治生态向好的结果,就是班子带头干,上下和谐干,凝成一股绳,形成大合唱。
不少干部感慨,政治生态好了,身累心不累,干事就来劲。
全县上半年开工建设的城建重点项目28个,完成投资4.1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42个,完成投资17亿元,同比增长36.9%。12个重点在建工业项目竣工投产,19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县出现了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最热、最好、最强的历史时期。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不搞“短期政绩”,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依托幕阜山旅游公路,加快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推动“五区同建”,建设“五个崇阳”,把这个山区贫困县“整体打包”带入小康!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在它的发生地,又演绎着思变图强的现代经典。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将留下一个引申义的新版本……(咸宁日报记者 刘文景)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习近平"7·26"重要讲话述评:以"四个伟大"书写时代新篇章
下一篇:
咸宁"百企帮百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