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通城今年的新闻日历,一件件大事震撼人心:
8月4日,县政府携手湖北工建,投资400亿元打造全国首个手机小镇;
5月18日,县医院联姻康美药业,在全省率先组建医联体,目标直指三甲;
4月13日,瀛通通讯挂牌深交所,实现咸宁本土企业在A股上市零的突破;
禁麻禁鞭、四城同创、殡葬改革、PPP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由D类跃升A类……
次第展开的重大新闻事件,演绎出县域经济换道超越、绿色崛起的新景象,呈现出干部群众善谋实干、涉险亮剑的精气神。
人民至上,党群同心。县委书记熊亚平、县长刘明灯说,县委县政府将不负50万通城人民期待,以务实重行的担当与作为,擦亮鄂南门户地域形象。
聚焦“三抓一优”,营造宜业宜创的园区环境
8月29日,驱车沿杭瑞高速进入通城,宝塔光电科技园新建的两栋5层厂房格外惹眼。
“全钢架结构,一层1.5万平方米,两栋共有15万平方米。” 项目指挥部宣传干事续星介绍。
厂区外部大气,厂房内部高端。进入一楼车间,经过安检、消毒、去尘多套程序,穿戴全封闭着装方可进入。“为了接近无尘环境,车间用环氧树脂和金刚砂铺底,空气和水都要净化和过滤呢。”
宝塔光电是2017年度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100亿元,研发生产蓝宝石、3D玻璃、新型陶瓷材料视窗触控屏板等高科技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利税80亿元。
“这是国内一流团队打造的大项目。”董事长黎锦林介绍,项目由上市公司奥瑞德光电与宝塔光电科技共同投资,厂区由央企中建基础和省企湖北工建规划建设,还引进山东、深圳、东莞等地知名企业配套和管理团队加盟。
“高大上”的宝塔光电科技园,只是通城经济开发区的“冰山一角”。随着投资39亿元的坪山高科技产业孵化园拉开框架,开发区一区六园“渐露芳容”。
在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园,宝塔光电一期、瀛通新区、三赢兴二期相继投产,带动10多家配套企业入园,打造集“智慧制造、绿色人居、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手机小镇,将实现手机通城造、通城买、通城玩。
在陶瓷产业园,亚细亚陶瓷投资2.39亿元,新建第三条大板大理石瓷砖生产线,1.47公里长的华中最长车间满负荷运营。另一龙头企业杭瑞陶瓷,去年以来新上4条生产线。通城陶瓷逆市扩产能,诠释“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的产业发展理念。
中医药产业园总部经济异军突起,樊牌涂附磨具工业园向抛光、固结磨具转型,食品饮品产业园做大做强品牌……
“昔日偏居铁柱港一隅、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园区,如今扩展到横跨隽水、大坪、石南三个乡镇,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开发区主任续红林说。
快速扩张的开发区,是近年来通城县聚焦聚力“三抓一优”的成果之一。
去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围绕发展抓投资、围绕投资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招商、围绕招商优环境,按下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快进键”。
领导抓,抓领导。各级领导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线,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上半年,县委书记熊亚平、县长刘明灯带队跑了20多个城市,与100多个客商洽谈,促成一批10亿、100亿的大项目签约落地。
大招商,招大商。中交、中建、中青旅、东方园林等20多家央企省企、上市公司入驻通城,掀起一轮开放开发热潮,园区建设、旅游开发等领域中长期投资规模近1000亿元,今年投资可达170亿元。“投资商档次之高,项目质量之优,通城前所未有。”续红林感慨不已。
抓融资,扩投资。全县组建城发投、经开投、农发投、文旅投4家投融资平台,探索推广PPP投融资模式,支持瀛通通讯在主板上市、精创电子等6家企业在四板挂牌。
“三抓一优”优化发展环境。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三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聚合“四城同创”,营造共建共享的人文环境
8月23日,退休老干部罗华雄带着县殡葬改革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锡山森林公园,拆除自己16年前修建的墓地。
86岁的罗华雄老人,曾任县政府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德高望重。他说:“殡葬改革是县委县政府办的大好事,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应该带头履行殡葬改革要求。”
29日,县殡改办组织人员机械,对该县退休职工在锡山森林公园所建的“活人墓”进行统一拆除。
今年7月,通城向殡葬陋习开刀。一方面,拆除“活人墓”、“豪华墓”。另一方面,划红线集中治丧,倡导节地生态葬,投资1.2亿元启动马鞍山陵园项目。
推行殡葬改革,是通城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的重大举措。近年来,该县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平安城市、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聚合“四城同创”,打出除陋治乱组合拳,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禁麻”是通城“老大难”。去年以来,通城县对城区营运的6700余辆“麻木”依法取缔和收购,通过有情操作,帮助“麻木”车主转岗就业。
城区交通秩序得到好转,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县城居民交口称赞:“以前麻木成灾,如今街上看不到麻木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真给力!”
“禁鞭”,对山区通城来说,可谓是难中之难。红白喜事放鞭,节庆店庆放鞭,客来客走放鞭……燃放鞭炮成了人们多年积习、陋习。
“县委县政府决心大,再难的事也难不了通城干部。”县四城同创办副主任杨忠信说,县里印发“八个严禁”通知,实行“四包二”工作机制,创建“605工作法”,“禁鞭”成效显著。春节、清明节,公墓、殡仪馆等重点燃放单位实现零燃放。在城乡,电子鞭炮、鲜花祭扫成为时尚。
“禁毒”是通城啃下的又一个硬骨头。去年上半年,通城县被列为全省6个“禁毒重点关注地区”之一。
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县委、县政府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向禁毒一线倾斜,召开万人禁毒誓师大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六进”活动,“禁毒重点关注地区”成功出列。“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和平安创建公众知晓率、参与率逐步提升。” 副县长、公安局长田红强倍感欣慰。
治理“两违”、整顿“请客风”、开展“万人洁城”……城乡居民文明之风蔚然形成。
治理软环境的同时,通城拿出真金白银,优化升级城市家园硬件设施。
建设“两河四岸”景观带。对隽水河、秀水河两条母亲河进行治理,逐步实现绿化、亮化和美化。同时由政府购买服务,成立捞漂队定期清洁河面,确保水净、河清、地绿。
塑造“隽秀通城”夜景。投资1700万元对通城大道、隽水大道、秀水大道、银山大道、解放东路、银山广场及城区主次干道两侧单位进行亮化,擦亮城市“眼睛”。
彰显“楚风瑶韵”特色。一方面加大对城区老外贸、纸厂、招待所等片区改造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同步推进实验小学、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文艺中心工程建设。
秋夜,漫步在通城城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闲庭信步,或翩翩起舞,欢声笑语里流露出幸福与安宁。
聚力“一区两城三带”,呵护山灵水秀的生态环境
8月9日,总投资4.26亿元的黄龙山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PPP项目签约落地。
县政府携手光合文旅、中国机械工建、黄龙山旅游公司等社会资本联合体,打造黄龙山避暑胜地。
“这是全市首个旅游开发PPP项目,可谓是高起点、大手笔。”县旅游局副局长周建国介绍。
该项目全面实施后,将打通黄龙至云溪旅游干线,把只角楼、天岳关、凤凰翅高山湿地、牮楼咀民俗区、云溪水体验区及周边景区连成一体。项目除了建设主题公园、旅游小镇等工程,还将建设一条从平等山林场直达只角楼景点的观光索道。“游客可以饱览黄龙山原生态风貌。”
黄龙山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是该县今年同步推进的12个PPP项目之一。
“PPP项目聚力‘两城三带’建设。”县PPP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吴丹告诉记者,12个项目中,有的是发展生态旅游,有的扶持现代农业,有的涉及文化教育、环境整治等领域。
目前,黄袍山风景区、锡山城市公园、幕阜山绿色产业带项目均通过“一案两评”,乡镇污水处理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城区河道治理工程、环卫一体化等启动前期工作。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一区两城三带”发展格局,即在县城主城区外,以药姑山中医药产业新城、麦市边贸旅游新城为次中心,以及106国道、353国道和幕阜山旅游公路为轴,建设沿线绿色生态城镇带、生态文化旅游带、生态农业经济带。
一方面,补旅游业短板。利用PPP项目发展生态旅游、全域旅游,新上一批“旅游+”、“+旅游”项目。
另一方面,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县委县政府在抓两茶种植的同时,重点发展以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五药”为主的中医药产业,打造全国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今年2月23日,全市绿满鄂南行动现场推进会在通城召开。该县把“绿满鄂南”行动与发展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不仅染绿了荒山,还带富了农民,带活了乡村旅游。
“推行‘油茶+药材’种植新模式,农户在管理油茶的同时兼顾药材,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减少了用工量,种植效益大幅提升。”四庄乡党委书记吴琳说,该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油茶、桂花基地套种牡丹、白芍,形成总面积1.2万亩绿色产业基地,也成为该乡又一个乡村游景点。
在生态农业开发中,黄袍山公司、林业投资公司等企业以及一批专业合作社、大户脱颖而出,带动4000户贫困户、1.8万人点燃脱贫希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城不遗余力呵护生态环境,留住碧水蓝天,让GDP实现绿色增长。
聚神“关键少数”, 构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近年来,新一届县委全面从严治党从“关键少数”抓起,严字当头、实字托底,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
据县委主体办专职副主任徐平介绍,县委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学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多次,“真正做到学习不止,逢会必讲。”
2月10日召开的三级干部大会,是春节后通城县召开的第一个大会。
会议提出转变作风的5条要求,条条给“关键少数”立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基层调研,只安排1名主职陪同;其他县领导,安排分管同志陪同;除招商引资外,工作日午餐晚餐不饮酒……
三级干部大会后的第三天,该县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进会暨县纪委二次全会,通报10起典型案例,播放暗访短片,向4家单位交办12个问题清单。
在这次大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凤英、副县长王功辉与乡镇、县直部门负责人一道,接受县纪委委员的提问和质询。“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做了什么”“筑牢不想腐思想防线还有哪些具体措施”……
“过关”后的朱凤英坦言:“质询面前,不仅要自身干净,更要敢抓敢管,不然真下不了台。”
县委常委和党员副县长述责述廉,现场接受纪委委员提问,是通城县委强化同级监督的一个创举。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立山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总结好、坚持好”。
换届之后,从“关键少数”管起的另一个事例,就是全面开展县“四大家”领导所在单位财务清理,将所有“小灶”一锅端,确定每个县级领导工作经费5万元,推行吃“皇粮”,不许吃“杂粮”。
“分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不再有利益往来,保持纯粹的工作关系,既保护了领导干部,又便于部门工作开展。”县财政局局长孔繁丘一身轻松地说。
从严治党层层传导压力。县纪委为1600余名在职科级干部建立廉政档案。档案涵盖干部住房、个人收入、婚姻变化等14项具体内容。
“廉政档案将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任用、因公出国(境)等廉政审查中的重要依据。”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何珊说,廉政档案的建立,给全县科级干部制发了清廉“身份证”,戴上了廉政“紧箍咒”。
把纪律挺起来、把标杆树起来,是该县严管队伍的两大抓手。
一方面,该县出台《关于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意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今年,该县先后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15人。
另一方面,在全县广泛开展勤廉典型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勤廉典型6名、县级劳模50名,通过电视台、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宣传典型,传递廉洁正能量。
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近年来,该县通过专项巡察、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发现并纠正典型问题21个,38名基层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追责问责。先后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反映的7家单位33个问题进行核查,责任追究20人。立案75件、处分违纪党员干部65人,“两规”案件3件、移送司法机关1人。
在全市统一组织的反腐倡廉民意调查中,通城县满意度由前几年的倒数第一,跃居到目前的前三名。
聚神“全面从严”,构筑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如今,全县上下人心思干、比干,多年想做没做的难事做成了,多年想上没上的大项目上马了。
县政协主席汤会礼身兼数个项目指挥长,每天忙得连轴转。他说“身累心不累”,“四大家如同一家,每个人都在为通城发展尽心尽力。”(咸宁日报记者 陈新 李嘉 特约记者 刘健平)
编辑:Administrator